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7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861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2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最新资讯     
《四川省情》2006,(3):3-3
再降药价侧重抗生素抗肿瘤类,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有望2008年实现统一,三年内将建成4个石油储备基地,每支出6.5元有1元归农民,我国启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  相似文献   
22.
节水生产行为、非农就业与农户收入溢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劳动力要素配置纳入分析框架是厘清粮食节水生产行为收入溢出机制的关键。基于河北、山东、河南540个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中介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溢出机制及异质性。研究表明:节水生产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且农业增收效应大于要素替代效应;节水生产行为的农业增收效应随农业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增,即“马太效应”,其非农增收效应随非农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减,即“重心转变效应”;本地非农就业在节水生产行为增收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外出务工部分遮掩了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提升效果;节水生产行为的增收效应随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增加而上升,随外出务工比例提高而下降。因此,建议完善粮食节水生产的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非农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强化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农户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23.
粮食物流体系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一环,加快推进其现代化建设将有力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基于对现阶段中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全面调研,详细分析了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并提出推进粮食物流体系现代化的策略。第一,提升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系统化水平,增强粮食流通能力;第二,加快粮食流通立法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打破要素流通制约;第三,提高粮食物流设施建设专业化水平,提升物流体系效能;第四,积极开展粮食物流体系信息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第五,统筹各地并优化资金配置,推进项目整体布局;第六,构建粮食流通“双循环”格局,培育国际化大粮商。  相似文献   
24.
杂粮是小宗粮食和食用豆类作物的俗称.泛指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殊用途的多种粮豆.1949年前重庆的杂粮生产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产量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高梁、胡豆、碗豆、荞麦曾是重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解决农民的粮食饥荒曾立下过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5.
26.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立了市场化目标,粮棉油等大宗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在粮棉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如何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空间,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7.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有很多制约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扩大农产品市场.使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一个稳定的价格:二是如何转移农民的就业.使农民能从非农产业中、从城镇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28.
对于国际粮价波动的冲击,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较缓慢的正向响应,粮食进口则表现为从负向响应转为正向响应,并逐渐收敛趋于平稳;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动具有推动作用,对进口量的变动具有较大贡献;长期来看,我国粮食进口量对生产变动的贡献率较大,而生产对进口量变动的贡献率较小。因此,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深入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提升粮食增产潜力以及促进粮食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成为稳定中国粮食供给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9.
《史记》作为百科全书,对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中期长达三千多年的社会事象作了全景描绘,涉及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作为生活头等的“食”在这部巨著中也是无处不在,对饮食(主要是“食”的方面)活动、礼仪、方式、对象和器具等都作了记载,涵盖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从《史记》记载来看,总体上可以说,我国古代逐渐形成以谷物为主食,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的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30.
基于发展新理念对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评价指标进行理论遴选后,借助专家评审和鉴别力分析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华北平原五省的453户粮食类家庭农场为样本,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做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绩效虽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体间存在一定的成长绩效差异;经济绩效整体表现良好,创新绩效却较低。因此,应引导粮食类家庭农场平衡性成长、制定精准扶持方略和建立成长绩效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