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2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管理学   3727篇
劳动科学   188篇
民族学   199篇
人才学   516篇
人口学   193篇
丛书文集   2254篇
理论方法论   530篇
综合类   7737篇
社会学   1341篇
统计学   119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143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344篇
  2010年   1296篇
  2009年   1442篇
  2008年   1645篇
  2007年   1181篇
  2006年   878篇
  2005年   820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26-28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此次暴雨发生在500hPa西风带系统中,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梅雨锋及其切变线稳定维持在江淮流域上空,切变线南侧为强盛的西南低空急流;②暴雨过程主要有2条水汽来源,分别来自孟加拉湾和我国南海。水汽通量输送主要集中在800hPa以下,925hPa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与强降水中心对应;③在降水区形成冷中心与其南侧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流对峙,形成温度密集带,有利于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2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34-239
体育作为现代社会日益受欢迎的一种文化,其软实力作用不断加大,而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需要深入了解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以文化服人的竞争力,它的作用是在施力者与被施力者之间进行的,是施力者利用各种体育文化软实力资源,通过体育交流活动、赛事、各种媒体以及创意产业等途径将影响力传递给被施力者,最终使其在认识、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上发生变化,达到增强综合实力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实施效果,就需增强实施主体的施力意识与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资源与渠道,使被施力者更易于接受并发生显著的应力反应。  相似文献   
23.
24.
随着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不断施工建设,架线施工技术从人力展放逐渐转变为全程机械化施工,传统张力架线工程计算不能体现导线及牵引绳动态张力变化和滑车竖向荷载变化,采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仿真,可弥补这一不足。利用ADAMS软件,构建张力架线仿真系统的模型,使牵引绳和导线在张力、牵引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动态展放过程。通过理论公式保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导线和滑车的动态特性,对现场的施工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5.
文章采用区位熵(LQ)指标,利用福建省9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和宁德等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各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正在或已经形成,但其地理分布不均衡,各种不同因素共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其中,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政府政策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正相关,而制造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负相关。为此,应营造发展环境,落实支持政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6.
解说系统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是帮助观众理解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纽带。本文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解说资源、解说媒介、解说受众等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解说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近代以来,由于人类行为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被放大,从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一批学者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这一主张果真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吗?本文从主体缺失、价值缺失、道德缺失等三个方面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