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66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方成 《炎黄世界》2010,(3):62-63
我从小就爱画画。上高小、初中时候,就开始看小说。看了就画其中的英雄人物,画骑马打仗的赵子龙。可是画了以后,看到连人都画不像,画得不好,于是我就去写生。随身带着纸笔,得机会就画坐着的和站着不动的人们。  相似文献   
82.
为了更好的亲近自然深入生活、创作出富于时代感的山水画作品,从深层文化心理、文化背景方面出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对传统山水画写生观与现代山水画写生观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虽在审美观念、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些差异,但均以深入自然、体悟生活为指导思想,强化画家从思维方式上全面建立起一个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劳动的观念体系,从而给山水画艺术创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文章针对长期以来设计素描课程与结构素描混为一谈、在教学目的和方法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学科性的状况,提出应围绕基本的视觉元素———“形”———来展开教学,从而建立一个从形状到形体、形态、形象、形式等的循序渐进的“设计素描”课程体系的思路,以作为实际的课程教学参考,改变以结构素描代设计素描的现状。  相似文献   
84.
特殊的生存年代和自身的美学选择,形成了方牧各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五十至七十年代,以政治诗创作为主,基调激越高亢,被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立足于对海洋满怀深情地抒唱,展示天风海涛及乡土风情,风格细腻真挚.九十年代以后,诗人为古代诗人描摹画像,出现"以诗论诗"的特殊文本形式,准确描画历代诗人的意态风神,兼而咏史怀古,独抒幽怀,显示了学者的深邃和诗人的激情.这一时期也写政治抒情诗,词采丰盈,意蕴深厚.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告白.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作品,我们都能从其诗作中听到一种声音,来自真诚,来自热爱.  相似文献   
85.
风景画在美术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由于美术院校学生在进校前基本没有经过风景画训练,进校后安排的风景画学习时间又很短;又因目前的很多任课教师不太重视,使大部分学生在风景写生能力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86.
现代语境中的素描与当代工笔人物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描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被引入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阶段后.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拄动作用.从传统形态到当代形态的演进过程.打破了线条的局限.尤其在借助块面和明暗的作用等方面彰显灵活多样化特质。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线性素描训练中.已经不仅仅是原始粗犷单线。而是单线的叠加组合.带有韵律美、节奏感和写意味的组线和线群。代表中国画本体的工笔画.在画史上的地位日逐边缘化。在现代语境中,中西文化相互衍生、交融和共同发展.对中国绘画的价值趣味更从西洋画的表现方式,转向了从中国画中吸取中国文化的惜蕴.让能体现中国人生命味道的东西变得活跃起来.正从绘画性转向了中国特有的书法性表达。  相似文献   
87.
中国 2 0世纪 3 0年代小品文的兴盛是汲取了古今中外小品文滋养后的必然结果。现代小品文对晚明小品顺势承传的同时 ,也接受了来自异域散文的影响。英国随笔的注重个性、幽默味以及闲话风格调 ,对 3 0年代小品文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而共同的文学渊源又给日本写生文对中国现代小品文发生渗透提供了文化前提。 2 0年代小品文理论倡导的深入、出版物的盛行、报业的发达 ,又为小品文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88.
文章根据“素描”在艺术教学中 ,对学生认识、造型、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以及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错误性理解素描的现象 ,提出给素描“概念”定位。力图从素描的内涵与外延、基础与技法、客观与主观等方面确定概念 ,提高对“素描教学”的本质了解 ,从宏观高度掌握素描艺术的规律性和方法性。  相似文献   
89.
炭粉写生     
马涛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6(4):F0002-F0002,F0003
素描是艺术造型的基础,素描理论在艺术造型基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今高等美术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相似文献   
90.
徐维宁 《职业时空》2008,4(8):49-49
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是文化的一部分,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既与艺术,也与商业经济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现代艺术设计思维最关键的问题是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素描作为美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设计素描教学中,如何突出其“设计”性,是个值得好好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