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иHB.No.5189号诗歌抄本题署1226年1月,这是迄今所见黑水城古塔文献最晚的西夏纪年。已知黑水城文献里的元代纪年均为汉文而不见西夏文,这可能是因为蒙古王朝在初期没有年号,而元代的党项民众在此期间已经习惯只用干支或者"十二兽"了。文章最后对5189号诗歌抄本进行了全文译注。  相似文献   
72.
纪年问题是康有为"经纬世务"的内容之一。通观其纪年构想,可以发现:康早期的构想是其后来讨论的基础,所提出的"地球开辟之日"纪年带有强烈的普遍主义特色,但在现实中为防止骤变而倾向以圣纪年,则隐伏着民族主义的问题;而在康转向今文学后,立足于万国竞立的现状倡导具有民族主义特色的孔子纪年,但仍持救济世人的志向,其间又提出"大同"纪年。康借助于公羊"三世"历史观将两种纪年方式融合,赋予民族主义与普遍主义以不同的历史维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过于强调孔子纪年,将会导致对康的简单化理解。  相似文献   
73.
就数首苏轼词编年提出与曾枣庄、保佳昭的不同看法 ,用大量事实考证出《永遇乐·长忆别时》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 (1 0 75 )正月 ,《浣溪沙》二首 (“倾盖相逢胜白头”、“炙手无人傍屋头”)作于熙宁七年 (1 0 74)三月 ,《南歌子》三首 (“雨暗初疑夜”、“日出西山雨”、“带酒冲山雨”)作于宋仁宗嘉八年 (1 0 63 )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 ,《双荷叶》词题中“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之“双荷叶”乃两妓均以荷叶名之而非一妓姓双名荷叶 ,贾耘老也不可能娶双荷叶为妻。  相似文献   
74.
按照中国农历和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甲子。时序更迭,甲子轮回。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建国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无比的勇气和毅力,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立义道路,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相似文献   
75.
清末民初“纪年”论争的宗教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应采用何种纪年方式展开了激烈论争,纷繁各异的纪年方案都呈现出追求世界发展"公理"的取向,在此过程中,宗教性因素作为西方思想资源用以佐证不同纪年方案的合理性。而到五四时期,这一状况却根本改观,宗教性因素又成为知识分子对世界"公理"认同的障碍而被抛弃。这一转变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有关资料显示,阿洪傣族于700多年前从我国德宏迁徙到印度阿萨姆邦,因此我国德宏傣族与印度阿萨姆邦阿洪傣族有渊源关系。通过干支纪年表示法的对比,可以看到阿洪傣语与我国傣族各个主要方言之间的之间的亲属关系。其间,德宏傣族与阿洪傣族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语言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77.
78.
干支纪年法:农历纪年法叫干支纪年法。它起源于夏朝,又称夏历,对农事有指引作用,故称农历。它以十位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配对  相似文献   
79.
赵继先 《决策探索》2007,(12):18-19
500多年前的1492年,是孕育催生世界烟草业的一个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纪年.这一年,伴随着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登陆美洲新大陆的脚步,人类不仅实现了开天辟地般的空前地理大发现,同时哥伦布们还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烟草.  相似文献   
80.
柯尔克孜是创造十二生肖纪年的古老民族,这一创造是柯尔克孜文明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柯尔克孜族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