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13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156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铁路多经企业应以人本管理为导向、树立新型人力资源价值观,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营造和谐的人才成长氛围,为员工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2.
郑樵《尔雅注》有一些较具特色的注音体例,挖掘这些材料能够促进汉语语音史研究的进一步完善,也能够补益方言史研究的某些问题。文章把这些注音体例列举出来,主要是体例描写,同时还对郑樵在不同文献中分别使用“某某反”和“某某切”截然不同的问题、多字并排直音注音的问题作了一定的语言学解释。  相似文献   
53.
古注的训释很大一部分是文意训释。《左传》杜注中有数十条"某犹某也"的训释,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可分义通和义隔两大类,前者指义同或义近,但又同中有异,后者表面相隔,实际相通,异中有同。两类中又各自涵括多种不同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4.
张银振 《经营管理者》2013,(23):366-366
针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发生火灾,为不至于影响生产,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灭火,在直接无法灭火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火势蔓延扩大,避免上隅角瓦斯长时间燃烧散发大量热量,一旦点燃煤体,将给后续灭火工作和工作面的恢复生产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和困难,因此在工作面上下顺槽建密闭向工作面注惰气进行间接灭火,采取该项技术后,能够有效地对工作面上隅角着火点进行充填、密闭,隔绝,起到降低氧气浓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佛手茶     
妙华 《社区》2013,(14):50-50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我还看过陆羽的《茶经》,看过云南古老的茶树王,看过杭州龙井茶树、茶垅和龙井寺旁古人专门用来泡茶的龙井泉.还目睹了工人制作茶叶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听到很多关于茶的故事,和茶人们谈茶道,观赏茶艺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禅和茶弄到一起的佛门中人了。  相似文献   
56.
陈群 《兰州学刊》2009,(4):12-15,11
文章利用敦煌资料与传世典籍互相借重,对敦煌试经活动的主办者与参加者、试经活动的程序、所试经的内容和数量、试经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等问题作了一些考证。研究表明:敦煌的试经活动与内地的试经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也有着很大意义上的不同。而这种区别是主要的,它体现了敦煌佛教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7.
《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一批音如婴儿的精灵,这些精灵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类无害而有益,另一类则把人类作为吞食对象.第一类精灵发出婴儿之音,其中反映的是智慧、计谋和决断,是清醒的神志;第二类精灵发出婴儿之音,则是对人类进行诱惑,是为了达到吃人目的而施展的手段.鱼类精灵发出婴儿之音对人类无害而有益,反映出入类对鱼类没有防范之心,它不构成对人类的威胁;而家畜类精灵扮演食人角色,则是先民的自我警示.《五藏山经》记载音如婴儿的精灵,山名、精灵名称之间往往存在关联,许多名称具有暗示性.  相似文献   
58.
法庆起义是北魏延昌年间由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一次沙门暴乱,因其自号"大乘",也称"大乘起义"。学界一般认为法庆大乘起义是弥勒信仰组织的暴动,对"大乘"一词的意义多从教派以及与小乘佛教相对的大乘观念来理解。但是从当时流行的佛教思想及经典背景来看,其自号"大乘"及起义的理论依据是直接来源于当时流行的《大般涅槃经》,与弥勒信仰无关联。  相似文献   
59.
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汉魏之际道儒融通的时代课题,而且对于推动《老子》解释学和中国道学史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0.
《布洛陀经诗》虽然已超越"孤雌繁殖"的认识阶段,但却没有完全陷入男性"惟我独尊"的窠臼。其中关于男女祖神并尊的唱颂,以及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某种肯定,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的精髓。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