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62篇
  免费   2321篇
  国内免费   375篇
管理学   22108篇
劳动科学   1369篇
民族学   2069篇
人才学   2845篇
人口学   1464篇
丛书文集   22467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432篇
综合类   42855篇
社会学   7940篇
统计学   9606篇
  2024年   469篇
  2023年   1584篇
  2022年   901篇
  2021年   1406篇
  2020年   1438篇
  2019年   1364篇
  2018年   674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840篇
  2015年   2838篇
  2014年   6785篇
  2013年   5874篇
  2012年   7179篇
  2011年   8319篇
  2010年   8150篇
  2009年   9229篇
  2008年   10234篇
  2007年   7317篇
  2006年   6281篇
  2005年   6405篇
  2004年   5427篇
  2003年   5068篇
  2002年   4265篇
  2001年   4239篇
  2000年   3365篇
  1999年   1404篇
  1998年   808篇
  1997年   681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84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福建省违规小水电清理整顿的背景,结合国内外水电站生态补偿研究动态,以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为例,分析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估测算主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探讨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的标准,在未考虑水电开发正效益前提下,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每度电每年生态补偿金为0.15元,其生态补偿运行成本占上网电价的比例为32.3%~62.2%。由于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开发的经济成本高,若同时从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新建的小水电若生态补偿成本占上网电价的50%及以上,理论上是不可行的。该文对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核算,进一步理顺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水电开发者和环境保护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在环境史定义及研究对象的探讨中观点纷异。定义应准确、客观、全面,需厘清自然界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既要摒弃人类中心观,又要摆脱自然中心论的影响,重新思考及界定环境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具有区域性思维及全球的视野及胸怀。环境史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各生物及非生物要素之间发展、变迁及其相互影响的历史,研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史,研究环境变迁的因果史及规律史。因此,部分传统学科的定义就有了改善的必要,如灾害就应定义为给人类及其他生物、非生物体个体及其环境,以及各类个体构成的组织或繁殖、发展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或导致悲剧性后果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定义及研究对象内涵的拓展,对学界环境史专栏的宗旨及目的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63.
64.
[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导下构建民族基础教育管理体系(1949-1980年)、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健全民族基础教育补偿体系(1981-1991年)、以实现“两基”为前提构建民族基础教育法治体系(1992-2001年)、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要方式构建道德教育体系(2002-2014年)、以特色发展为工作重点挖掘民族基础教育文化体系(2015年至今)五个阶段。呈现出从“补偿体系健全”到“文化体系挖掘”,坚持“优惠与特色”为主要特征的“政策—理念”演进逻辑;从“教育规律遵循”到“民族政策贯彻”,坚持“教育政策贯彻与民族政策宣传”并重的“政策—环境”演进逻辑;从“管理体系建构”到“法治体系完善”,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为特点的“政策—行动”演进逻辑。面对新时代背景与发展机遇,民族基础教育政策要坚持特色发展,引导政策理念向“文化性与人本性”的回归;遵循政策规律,创设“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共显的政策环境;坚持良法善治,采取“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政策行动,助推民族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5.
66.
67.
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探讨中国市场经济具有的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角度。利用先秦儒家中关于人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核心,即忠恕之道,可以说明社会范围内参与人在忠恕之道规范下所具有的交往倾向及其特点,正是这些交往行为规范构成了作为普遍道德要求的市场经济道德基础,而这样的交往行为形成的就是市场交易行为,反过来市场交易行为也必然要求有这些规范。这说明儒家伦理中的忠恕之道与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一致的,忠恕之道是一种合理可行的社会范围内符合市场经济交易要求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68.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联系、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线单位,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团委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开拓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然而,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校内创新氛围、整合学校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师生创新,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9.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国家、社会、家庭的稳定和发展,是国家人力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将部分资源投入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迅速并准确地找到切入点。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单位,要努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起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我国反垄断法在垄断行业实施,存在依据什么法来反垄断和谁来反垄断的双重难题。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厘清反垄断法与行业法的关系,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协调制度,最终由反垄断执法机构统一执法,方能降低反垄断法实施的成本,提高执法的效率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