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探讨作为跨境民族的缅甸傈僳族的多重认同的历时性演变及其动因,并分析多重认同演变与其社会建构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因族源、地缘关系,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原来广泛分布于中缅边境的傈僳族成为分居两国的跨境民族,在其民族(族群)意识与社会建构方面显现出其作为跨境民族的一些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虽然缅甸在消除贫困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贫困率也在逐年下降,但贫困问题仍是缅甸政府及民众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中缅减贫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文化、合作理念、现实和制度等基础,并已在经贸投资、援助、减贫专项合作及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为更好地促进中缅减贫合作,还应加强对缅减贫合作研究,制定中缅减贫具体的合作规划,加大对缅投资力度,扩大对缅劳动力需求,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完善缅甸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缅甸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引入在缅中资企业资源,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  相似文献   
7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入侵缅甸缅甸军政府上台、缅甸式社会主义实施、东南亚排华运动等历史事件的演进,缅甸社会剧烈动荡,在缅华人华侨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许多不得不迁居他处谋生.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万多缅甸华侨入境澳门定居.其时的澳门虽然仍处于葡萄牙人管治之下,但已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华人在政治经济社会事务上的话语权快速提升.尤其在1966年"一二· 三"事件后,澳葡政府改变了长期消极无为的治理模式,澳门迎来经济起飞、社会结构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澳葡政府对于大批华侨迁入澳门,并没有做出政治上的明显反应,更多是从经济角度考量,前后十多次调整入境政策并逐渐放宽,亦与本地华人的影响和呼吁不无关系.迁居澳门的缅甸华侨组织各种社团参与社会事务,促进国家及地区间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其在澳门进行文化认同和身份调适的过程中,与其他东南亚华侨一起,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小东南亚"人文景观,反映了澳门"沙拉拼盘"式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与我国云南省临沧市相邻的缅甸果敢地区的媒体发展进程进行整理,分别从果敢特区政府主政时期的媒体运营状况,果敢"8·8"事件后媒体运营状况两个方面对该地区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5.
缅甸属于英语扩展圈国家,缅甸英语是世界英语变体的一种,与标准英语差异较大,是缅甸人对外表达本土文化的必要工具,其历史追溯至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英语教育受到缅甸国内高度重视,各类英语教育齐头并进。这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有重要启示,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利用英语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应尽量避免英语语言帝国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戴永红  刘金卫 《国际论坛》2016,(4):64-71,81
缅甸虽然建国已经60多年,但是至今仍未实现真正的政令军令统一。由于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长期处于对抗状态,缅甸政府难以对少数民族山区实施有效控制或管理,各少数民族武装势力割据一方。为了避免被动挨打、被各个击破,巩固自身地位和利益,2011年民族武装在西方的资助下开启了新一轮的整合,形成了以民族联合联邦委员会(UNFC)为核心的民地武新联盟。本文在介绍民地武结盟的背景以及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地武新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特征与成效,并以缅军是否真正配合民盟新政府推动和平进程为切入点,对民地武新联盟在新政府上台后的大致走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7.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 ,缅甸民族主义者在独立问题上采取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 ,选择了联日反英的独立道路 ,扮演了引狼入室的角色 ,英帝国在危难之机 ,仍顽固推行殖民统治和高压政策 ,酿成缅甸的陷落 ,中美英印联军和缅甸国民起义军为收复缅甸作出了贡献 ,由于英国把重返缅甸视为英帝国的延续 ,使英军参战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78.
孙纯福 《老年人》2003,(8):14-15
位于缅甸北部的金三角,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据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地和集散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民党蒋介石的一支部队从云南溃逃到了这里,其中的一些人后来留了下来,成了当地的居民。2003年3月,笔者应缅甸朋友的邀请,来到金三角观光,结识了几位国民党老兵,对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对祖国的思念有了更多的了解。做梦都想回到家乡我们首先来到了缅甸孟栋的一个掸族寨子。进寨不久,发现从路旁的茅草屋内走出一位老人,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老人约摸70岁左右,面黑似炭,背脊弯曲,一张憔悴的脸上嵌着一双浑浊的眼睛。“大爷,您…  相似文献   
79.
由于人权、政治以及毒品等问题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军政府统治下的缅甸曾被国际社会孤立,从曾经的亚洲粮仓变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缅甸银行业发展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与国际银行业、国际银行组织割裂的状态,银行业封闭于金融全球化进程之外,成为东南亚地区金融中介水平最低的国家。近年来,缅甸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对外开放,银行业也正处于急速变革中,随着中缅两国经贸合作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两国银行业合作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0.
俞春梅 《社区》2009,(8):39-39
一说起宝石、钻石,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其实,在与我们相邻的国家里就有一个用红宝石点缀的国度——缅甸缅甸以生产红宝石而闻名于世。缅甸的红宝石润泽无瑕,是鲜艳的鸽血红色,举世罕见,堪称珍奇。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也出产红宝石,但就色泽而言,均无法与缅甸的红宝石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