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0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管理学   510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28篇
人才学   14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4258篇
理论方法论   789篇
综合类   8321篇
社会学   605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982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1152篇
  2007年   922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81.
A5的元最大阶数是5,使用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A5的10阶子群元的阶只可能是2,5。但由于拉格朗日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是否存在A5的10阶子群仍是问题。该文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找到A5的10阶子群元的构成规律,并使用构造性方法给出了5次交错群A5的6个10阶子群。  相似文献   
82.
教育世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域。教育世界的特性是本质世界。教育世界的本质世界特性是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物——哲学和各门学科知识体系为手段培养人性——人的本质。教育世界的本质特点就是本质教育。人的本质表现在责任、方法和美。教育世界的本质世界特性决定了教育科学属于本质科学。  相似文献   
83.
船山创造性地诠释了张载关于“太虚”的观念,提出了“气”本体论,并以“气”本体作为其重新阐释儒学心性论的天道依据,全面阐发了“性”、“心”之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性情论,未发已发说,道心人心说等心性论各个层面的问题。船山对儒学心性论的解释,贯穿着“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以健顺五常之理融合于清通”的主题,突显了儒家传统性善论的主体性原则和天人合一的圣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克服宋明理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及其在精神气质上与儒门之正学的张力和偏差,以便回归儒门之正学,重新确立道德理性的至上地位。  相似文献   
84.
公文的美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美,公文美的突出特点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公文的美主要表现在: (1)真实可信的内容美, (2)格式规范的形式美, (3)追求实用的语言美, (4)利于接受的文势美。  相似文献   
85.
科学方法论对科学活动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科学发现和科学检验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并为科学预测和科学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我国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发现和科学检验这两个阶段,而对科学方法论的应用阶段———科学预测和科学决策———的研究则较为薄弱。本文通过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与决策科学的比较,认为无论在决策科学的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决策科学的方法上,证伪主义方法论对决策科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文学作品本身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使自我和他人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美的特征给写作思维指明了创作的道路 ,明确了创作要求 ,从而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向美靠拢。艺术思维是对特定审美感受的理性开掘 ,是从某个角度或侧面深刻领会生活的底蕴。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文艺写作 ,首先要求写作的人应是美的 ,然后他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深入生活 ,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87.
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竟生之美的基础上,以此为扫描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工具,提出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维度是竟生之美。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竟生之美因其内在的主体悖论使其历经了从红色崇高、悲剧丑和喜剧荒诞的美态发展过程。这种主体的变奏,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审美的客观反映。竟生之美是审美主体性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88.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众多的学派。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在西方社会比较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89.
文章围绕“不美”这一新的审美范畴命题,探讨了“不美”发生的事实依据、时代根源、本质特征以及在审美心理和文艺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从基础理论方面触及了当代审美潮流的新特征和新趋向。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