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552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880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本文共分为四小节,第一小节对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中疏释《老子》七章, 以“老子操持权术”为结论,提出商榷意见。第二小节对传统观念以《老子》三十六章为阴谋权术观点,提出反驳意见。第三小节对韩非通过增字和改字篡改《老子》原文,将《老子》理论改造成君王御臣之术的做法,进行了清理和批判。第四小节通过对老子“三宝”观念的疏释,结合王弼的注,论述老子理论中醇厚的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62.
老子的无为思想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著名的无为主义政治哲学既有着重大的影响 ,又面临着种种误解和曲解。从切实理解老子无为学说的本意出发 ,对与老子政治哲学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如老子无为思想与“人君南面术”、阴谋术、愚民哲学、黄老之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考察 ,从而对老子提倡无为主义思想的政治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63.
"道"涵混太虚,周流十空,与"道"为一的体道者其心境自然体现"大"的特性.《老子》中体道者的"大"心境表现为大智、大慈、大刚;《庄子》中体道者的"大"心境,除具备《老子》中体道者的"大"心境特征之外,更表现为大悲情怀,逍遥境界.二者不同于先秦儒家所指"大人"的个体的道德精神的伟大,亦不同于后世所谓的阳刚壮美的概念.  相似文献   
64.
《文史哲》2011,(6):166-168
<正>~~  相似文献   
65.
作为道家经典的《老子》,词义高远,内容深邃,影响深远。在老子看来,与物欲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有所不同的是,处在精神境界的人,贵在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这里有一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蕴乎其中。正是这种主体性,拓展、丰富、提升了人的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使得"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本文运用文化学、阐释学、训诂学的方法对《老子》所蕴涵的独立自主精神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6.
塑造和谐心态、实现自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和重要基石.自我和谐的理念可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到历史依据.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德是万物分享形上之道而各自获得的本性,二者皆以和谐为内核.从和谐的道德出发,老子反对世俗的价值观,主张人应尊道贵德、无私无为、修身养性,兼具高尚道德品格与高度社会责任感,成为自我和谐的圣人.老子关于和谐道德的论述启示人们:要实现自我和谐需要对人生的终极价值有所把握;需要在培养健康统一人格的同时,加强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实现自我和谐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67.
从《老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修身、驾驭矛盾、无为而治、功遂身退等领导艺术思想加以探讨 ,阐明老子领导艺术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形成、自 然演变、自然消长的,人类社会应该效法自然,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而达到“无不治” 。新世纪的以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为目的绿色文明,可以说,是在某 种意义上向老子所构想的社会模式的回归。世界终将实现大和时代的“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69.
继勇 《社区》2011,(2):56-56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如眼前这本《老子传》开篇所言,此时.我感到了一种空虚而又惶恐的茫然.之前因阅读而产生的欣喜和充实,于提笔之际,突然变得不知所措:我写下的是我真实的感受吗?或者说,我的所思所感,在我写下来后会不会变得不知所云呢?  相似文献   
70.
郭店竹简和马王堆帛书《老子》,用韵完全相同,同为一人所作。把简、帛《老子》说成是老子、太史儋所作,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