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9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648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新疆关系若即若离,如何解决新疆问题,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难题。此时,知识界纷纷建议按照区域主义原则,实行新疆"分省而治",加快新疆省制化步伐;当然,也有论者主张按照族群主义原则,实行新疆"特别自治"。当年知识界所思考的许多问题,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依然存在,因此,对国民政府时期知识界有关新疆"分省而治"方案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学术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2.
评刊表     
佚名 《东西南北》2009,(12):71-71
在武打片中,用刀枪棍棒对打的人是武功最低级的,他们肯定打不过拿扇子和拂尘的;而拿扇子和拂尘的,又肯定打不过闭目养神一动不动的。中国武术强调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无为而无不为,一切顺势而发。  相似文献   
43.
“为理解而教”是20世纪90年代,由零点项目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联合研发的一种教学模式,2006年开始引入中国,在多个地区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其对深化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等当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痼疾等优势.但是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通过提出组织教研小组梳理启发性论题、将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设为理解目标、依据理解的六个层次设计“问题链”、多种渠道收集学生评价信息、营造支持性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策略,提高“为理解而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4.
朱熹的实践观是在深入把握朱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联系朱熹对于天人关系的看法而分析归纳出的,具体体现为"循理而行".朱熹的实践观主张人类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精神,以"循理而行"的实践来行使"裁成辅相,参赞天地"的功能,在行动上促使自然万物蓬勃发展.朱熹的实践观本质上就是"循理而行",人应当要尽心穷理来格物致知,进而践履力行,在实践中明"所以然之理",完成"所当然之则",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朱熹的实践观蕴含着人类要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生命的意蕴,这种观点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5.
王海平 《职业》2017,(31):122-123
"懂而不会"是当前"高速度""快节奏"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更高层次的困境之一.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成为各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点."慢教育"便是在这种需求之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体现了对教育最本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懂而不会"的问题.本文以"慢教育"为基础,在贯彻落实本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角度入手,减少"懂而不会"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懂"的层次,真正成为所学知识的"主人".  相似文献   
46.
论孔子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妇女观的基本特征是偏而不废。孔子特别强调对女性的婚姻道德要求 ,但否定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孔子也是“女人祸水论”的始作俑者。孔子妇女观从属于其礼治思想 ,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 ,在当时有它的合理性。但它与生俱来的缺陷 ,加上在儒学衍变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误读和曲解 ,因此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学翻译作品实例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文学翻译现象及其文化──艺术效果,提出了“窥一斑可见金豹”的翻译原则。作者认为,自觉遵守这一原则,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48.
人 ,自降生以来 ,就陷入“自我”的重重矛盾之中 ,不仅面临“本我”的约束 ,还要应对“超我”的压力。如何做到既能满足“本我”的生理本能的需求 ,又能符合“超我”的道德化意愿 ,使自我得以完善 ,这是人们毕生所寻求的。研究唐代著名小说《莺莺传》中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破译其“哀而不恨”的密码 ,对于我们揭示这一人生主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作者曾撰文提倡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特别关注"三而一成"为中国人文重要度数,在古代文学叙事中表现为"三事话语"、"三复情节"、"三变节律"、"三极建构"等。文章应用这一理论揭示鲁迅小说承古代数理传统,既"三而一成",又"错综其数",变化创新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与鲁迅早年经历特别是整理研究古典小说有关,而现代文学家受古代数理传统影响者应该不止鲁迅一人;换言之,现代文学的数理批评是能够成立和深入开展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0.
white elephant的表层意义明白易懂,而隐含其中的文化涵义却难以从词的表象中揣摩出来;“white elephant=白象”这种“对等”而有时却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交际中非常普遍,极易造成交际障碍与失误。词语的文化涵义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文化学习也不能脱离语言实际。据此,本文拟从词语、习语、修辞、句子等四个层面对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予以比较与分析,以揭示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