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753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87篇
人才学   169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570篇
理论方法论   322篇
综合类   3939篇
社会学   838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文科学报经多年发展已在我国社科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危机也已显现,大多数学报的发行量持续下滑,质量徘徊不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逐步走向拒绝外稿自我封闭。自我封闭状况形成的理论依据是所谓“窗口”说和“园地”说,因而有必要赋予这种理论以新的解释,从而使学报尽快地走出自我封闭的误区。但真正要走出自我封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各家学报之间推行“换稿制度”,也许能使学报迈出告别自我封闭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2.
文章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校大学生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存在偏差,主导性的应对方式也有错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并非都是积极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态问题,要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要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要建立起积极心态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43.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在甘肃原生态民间美术数千年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这两大因素不同程度的蜕变使民间美术正面临着被逐渐同化甚至日益消亡的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针对甘肃民间美术的地域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两方面因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立场来思考当前甘肃民间美术在多元文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体认和本土化定位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4.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实施建议,不仅为学生的习作空间带来无限的活力,也为多年来困扰在语文教师心头的“耗时低效”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改精神指导学生的习作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5.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政治现象,是政治的内在属性.政治冲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强度,这为政治冲突调控机制的选择提供了路径依赖.政治冲突的调控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政治冲突的调控机制也就包括了自我调控和政府调控两大机制,它们共同推动和维持政治系统的动态稳定,实现从冲突到秩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6.
新约圣经对于死亡有其独特的信念与看法。概括说来 ,新约对死亡的看法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含义 :灵性的死、旧我的死及身体的死。本文主要探讨了后两个方面的意义 ,认为正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新约死亡观的主要特征。首先 ,人可以活着经历自己 (旧我 )的死 ;如果从生存论层面来解释其末世论的意义的话 ,那么这种自我认同的转换正表明了旧我之死的深刻含义。其次 ,身体的死如果意味着人在此世之存在的结束的话 ,新约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人之生命及其身体的结束。死亡乃意味着是个人生命或身体存在形态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7.
论数字自我     
肖峰 《学术界》2004,(2):86-99
数字化的扩展有可能延伸到“自我意识”的领域 ,形成“数字自我” ,开辟人的发展的一种新方式 ,使自我的存在和体验进入到新的境界 ,但由此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人文问题 ,因此需要从原则上确立其限度 ,其中所体现的是科技与人的深层协调。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考察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大学生自我表露和孤独状况并与普通大学生的资料进行比较;考察来访者对咨询员的自我表露与其他目标人的表露之差异。结果发现:求询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相比显著地低;求询大学生对咨询员的表露比其他目标人的表露显著地高;求询大学生的孤独感明显地高于普通大学生;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自我中心论”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一种极具理论色彩和迷惑力的理论变相。本文通过对这种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心理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自我中心论”的实质和理论误区,阐述了批判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