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论《墨辩》之"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洋 《江汉论坛》2002,(2):16-18
本文从《墨辩》的整体性质着手,对《墨辩》有关"诺"的内容进行了新的诠释.文章指出"诺"在本质上是辩论的对策;"诺"有五种基本类型;"诺"的运用的原则是有理有据;《墨辩》关于"诺"的思想构成了墨家辩学的对策论.  相似文献   
172.
欧阳景根 《文史哲》2006,(3):157-162
司法审查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审查公共权力是否应当为了改善经济处境最差者的境遇,而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是审查在实行分配正义的过程中,公共权力与政府行为本身的正当性。通过对权力正当性的司法审查,可以调和经济领域中的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自由基础上的公平正义观,并致力于在意识形态、制度与公共政策三个向度上,实现自由基础上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3.
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的回响(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迁 《东方论坛》2005,8(6):55-64
五四史坛中的西方史学,要数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最受人欢迎.<新史学>(英文本)在五四前后学人间流传甚广,尤其大批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先后归国,执教于各地大学,其中不少人出自这一学派门下,纷纷采用鲁滨逊新史学派编著的教材,积极传播该派的学说,对民国时期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学科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鲁滨逊新史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毕竟与本土史学范式差距较大,一时难以找到结合点,其影响力始终停留在观念层面,没有在史学实践中出产可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4.
本文从当前中国下岗问题出发,比较传统功利主义与当代伦理学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郑重分析后者最富特色的差别原则的内部论证,指出其在原初状态中论证差别原则的缺陷,在与诺齐克的人权理论的对照中,试图显示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的偏颇-侧重社会分配后果的公平而忽视个人获得利益过程的公平。笔者认为,传统功利主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和诺齐克的人权理论皆不能为下岗问题提供完满解释,分配正义仍是一个开放的题域。  相似文献   
175.
神话创造性现代改写是露易丝·格丽克诗歌创作的显著特点。格丽克在诗歌中巧妙利用图形-背景置换的改写策略,从生存阈限、女性意识和神话日常化三个维度将远古神话与现代生活镶嵌。诗集《阿弗尔诺》里的冥后珀尔塞福涅在冥界与大地间漂泊的生存阈限被凸显,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人之漂泊感;诗集《草场》则前景化奥德修斯之妻珀涅罗珀的女性独立意识,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而日常生活图形化和元神话背景化的改写则赋予神话和日常生活陌生化的熟悉感。图形-背景的置换有助于经典再生成,呼应了经典创新的时代召唤。  相似文献   
176.
《琼州学院学报》2022,(1):54-61
美国汉学家Ronald Egan(艾朗诺)通过考察苏轼所写的策论和《东坡易传》,探讨其政道一体的政治哲学,论析苏轼政治哲学的思想内容与重大价值,着重阐明苏轼道源乎情、情性一体、性无善恶、礼基于情、治基于道的核心思想,高度评价苏轼尊重民意、顺应民情、深结民心、畅通言路、杂语共生、治贵无私等政治主张的重大价值。体现出艾朗诺独特的研究视野、方法理路与价值判断,可为国内苏学提供他者的镜鉴。  相似文献   
177.
正义问题是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关键问题,对正义的探讨不仅关乎其本身,更是在于其背后自由和平等的交锋。20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社会变革时期,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持有正义还是分配正义的论战不仅是对功利主义的反抗,更带来了不同正义观的碰撞和这种思想讨论下对国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思考。对比罗尔斯和诺齐克分配正义和持有正义的异同,为我们在其背后寻找一个自由与平等的关节点提供了考量。  相似文献   
178.
2021年11月3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著名飞机设计大师、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两院院士顾诵芬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诵芬谦虚地说:"很惭愧,没有做很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