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唐群英、陈撷芬、张汉英、张昭汉是辛亥革命时期湘籍知识妇女的杰出代表。为挽救民族危亡,她们积极投入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洪流,并在革命中实现妇女自身的解放。她们大力创办女子刊物,组织妇女团体,要求妇女参政,推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相似文献   
82.
歌剧《魔笛》中的塔米诺具有单纯、善良的基础性格特征,作为抒情男高音典范的塔米诺在具有抒情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气息,优美柔和声音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具有莫扎特所赋予的准确的起音,中等的音量,从容的声音,高声区上的减弱,轻声的技巧,柔和、沉稳、连贯的气息等演唱特色。  相似文献   
83.
作为当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 ,诺齐克被视为洛克思想的继承者。通过对二者的自然状态理论的比较分析 ,试图描述出自由主义的国家起源的逻辑结构 ,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法做出概括。在此基础上 ,指出表面上相同的自然状态理论中所暗含的实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84.
2004年,挪威籍美国经济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芬·基德兰德(FinnE.Kydland)教授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C.Prescott)教授凭借在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等领域的精深思考,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从20世纪20和30年代起,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极其活跃的领域。然而,随着凯恩斯《通论》的问世,西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85.
王印传  曲占波 《城市》2015,(6):57-61
笔者认为村庄发展是自组织和他组织交替起主导作用的结果,村庄发展的自组织要素主要有生态承载力、村民需求和村庄风俗文化等,他组织要素主要有城市影响、村庄规划、农村发展政策和农业技术进步等。依据诺索姆曲线把区域村庄发展分为3个阶段:区域村庄低水平平衡阶段、区域村庄加速开放阶段、区域村庄高水平动态平衡阶段,分析了平原区村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86.
"帝诺雷斯"是一家著名的品牌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用有效的盈利模式,开展品牌营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帝诺雷斯"还能够彰显现代企业理念和创业精神,特别注重企业品牌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利用企业的品牌文化来提升品牌价值,并让品牌文化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7.
从叙事题材的角度来说,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所选取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些令人可笑的故事。从叙事表达的角度来说,阿氏的喜剧叙事采用了一些恰当而自然的逗笑方式。将题材和表达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从而巧妙地在笑中完成讽刺的叙事使命,这便是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中讽刺智慧的高明所在。  相似文献   
88.
在考察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哲学家洛克和当代自由至上主义哲学家诺齐克关于私人财产所有权的理论论证过程的基础上,试图对该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89.
诺齐克政治哲学的理论核心就是权利理论,他认为个人的权利在整个理论建构中具有逻辑在先性,这种权利的逻辑在先性集中体现在权利对于权力的道德边际约束上。诺齐克的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观,是通过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存在的正义语境以及最终的实现框架来得以彰显的。  相似文献   
90.
诺齐克的道德乌托邦体系不仅建立在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判上,而且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消解上。在劳动性质、劳动价值、劳动成果的道德分析中,诺齐克试图以自愿的交换、主观的需要、应然的权利分别颠覆马克思被迫的奴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正义的利润等。这些批判反而更彰显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