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27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95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966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1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天顺八年,金湜、张城作为正、副使赴朝鲜颁明宪宗登极诏。在朝鲜期间,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与朝鲜文臣赓酬唱和,留下了许多诗文。朝鲜为了表示事大之诚,更为了显示本国的文雅之关,将这些诗文辑录刻印,即《甲中皇华集》。学界关于这一问题,尚未展开探讨,文章探讨了《甲中皇华集》的成因,内容方面的特色及双方唱和的竞争意识、使臣形象的差异问题,以求对研究中朝文学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幽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悲,<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薛立芳 《兰州学刊》2008,(3):127-129,124
《诗序》的作者问题是诗经研究中的一大公案。而毛亨作《序》说在诸多争论中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具有相当的影响。但主张这一说法的学者却一直未能解释《序》、《传》间不合的矛盾。事实上,清初著名学者毛奇龄曾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十分精辟的见解,却始终未受到学界重视。他不仅指明《诗序》本是《毛诗故训传》的一部分,即“故”和“训”,因而其作者同为毛亨;并且解释了《序》、《传》不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H.H.artwig和F.A.Behriger研究了一致似拟凸函数的性质。本文进一步定义和讨论了一致似凸函数和一致半严格似凸函数及其性质,特别是广义Karamardian定理对于一致半严格似凸函数成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 K 系统择优的两阶段方法作了补充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将它改进为序贯方法,给出了计算系数 h=hno(K,P*)的算法和算得的部分数据。最后,利用 K 个系统择优的序贯法和解非线性问题的可变容差法,构造了一个模拟模型的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古今词学著作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莺啼序》并不是始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吴文英始创,而是比吴文英早数年出生的高似孙。  相似文献   
17.
胡正武新著《训诂阐微集》在训诂方面所展现的,具有理论与实证相得益彰,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语料丰富内容广博等特点,这是与其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别具一格的研究方法相为表里的。胡君甘于寂寞的治学态度,该书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在当今急功近利、充满躁动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尤其显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填报高考志愿这一社会性行为的个案分析,折射出人际关系的多棱镜:一幅以考生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各种人、各种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图。这对正受到现代性洗礼、甚至后现代性强烈冲击下的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行为策略和社会心理的研究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工艺的产生、发展和特点以及目前脱氮除磷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朱德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德进入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 ,凭藉的是他的卓越的军事贡献和丰富的政治经验。从“红军之父”到“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 ,从“人民的救星”到“党的领袖” ,既表明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也蕴含着党和人民给予他的极大光荣 ,反映了他追求进步 ,服从真理 ,实事求是 ,不断创新的卓越品质。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标志时期是党的七大。朱德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他实际上起了一个稳定的中和的作用 ;从194 5年到 195 6年 ,朱德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职务、地位和威望仅次于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