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20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77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王士勇 《中国藏学》2008,(1):134-138
本文通过分析藏族所经营的中小企业的现状及其困难,提出进一步加大对藏区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及完善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鼓励和支持藏族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禁忌习俗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分名讳禁忌、圣物禁忌、宗教禁忌、礼仪禁忌、婚姻禁忌、生活禁忌、服饰禁忌、生产禁忌、饮食禁忌等。禁忌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发展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藏族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禁忌习俗还具有超越民族性和民族社会性的特点。因此,藏族禁忌习俗是具有公益性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3.
宗教建筑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又是宗教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不同教派的寺院极为生动明显地折射出相应宗教文化的发展踪迹。根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将苯教发展历史与苯教寺院的发展相联系,对藏地苯教寺庙的发展演变、地区分布以及建筑特点进行初步的研究,并以卫藏地区的热拉雍仲林寺和卫藏周边地区雍仲拉顶寺的两个代表性寺院为例,详细描写寺院的情形,期望能够对藏地宗教建筑的了解起到一定的查遗补漏的作用,同时,对苯教寺庙建筑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对丰富多彩的藏文化作出更为整体和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德钦县佳碧村是一个目前仍然存在较多一妻多夫婚姻的村庄,通过对该村所进行的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村民们对其所居住的生态环境的认知,即他们对生境空间尤其是生计空间的划分和利用与婚姻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时这种关系和相应的经济收入的分析和统计说明,无论从生计空间的占有还是从经济收入方面看,一妻多夫家庭都远远胜于一妻一夫家庭,这就是一妻多夫婚姻形式存在和延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民族文化产业的推进,藏族唐卡向外传播的范围也随之扩延,从相对传统封闭的家庭和寺院的佛堂,日益频繁地流转到藏地以外的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公共空间的展厅。空间的转换意味着,围绕"唐卡"这个视觉图像而形成的一整套观看机制,包括从观看空间、观看主体及其观看模式,乃至观看对象——唐卡其本身的内涵也都相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藏族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多方吸收了汉地和印度的文论思想,特别是受到了印度诗学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文体论。藏族文体论在文体分类上根据诗歌的音节和韵律把诗分为诗体、散体和诗散混合体三种文体,又从结构上对自解式、通类式、仓储式和集聚式四种类型做了详尽的阐述。藏族文体理论的特点在于:文体分类上坚持从外形式上划分文体的类型;文体论述上采用诗、散和例结合的结构方法;文体研究上以藏族的文学实践阐释和发展《诗镜》文体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流动人口在经济、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城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原因主要有户籍壁垒及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藏族流动人口素质低下的限制、宗教文化因素等。为此,要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藏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民族教育力度,提高藏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关怀藏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6):143-145
立足陇南白马藏族,以"非遗"的视野,对陇南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渊源进行探究,对其传承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拟建构一个合理科学的、符合白马藏族实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策略,旨在丰富和完善其传承理论,保护其原真活态的发展,为其今后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道孚语作为道孚藏族思维的媒介,其语言结构类型上的特点必然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特征具有某种关联。一方面,它是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特征的体现,受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构成思维框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此,从道孚语的词源结构来分析研究道孚藏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深层意识,掌握道孚语语言使用群体的语言思维的特点以及语言思维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20世纪初期至1949年中国人类学者研究藏族牧民的著作和文章,对藏族牧民的社会历史、人口状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体质人类学等诸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