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04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19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597篇
社会学   32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体验式教学是实现《薪酬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的有效路径。通过基于职位岗位的角色体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体验、基于团队合作的项目体验、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体验等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将薪酬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2.
信息结构是句子实际意义的切分,它与句群有着天然联系。本文通过对日语句群的信息结构的分析,指出了日语句子的实义切分标准是信息相对于听话人是已知或未知、信息在说话人语流中出现或未出现过、信息在目前是激活状态还是未激活状态、信息的预设或断言的实际情况等四项,同时讨论了句子的实义切分在日语句群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朝鲜朝盛行一时,流行至今的韩国九曲图,与九曲歌系诗歌和九曲园林,正是韩国九曲文化之三大构件。九曲图就是以"九曲"为素材绘制而成的图画,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助于阐释"道"理念的概念化图案、武夷山水和园主自创九曲园林为主的实景山水,而为这些九曲图范本的,无疑是宋至清代众多学者精心编撰的《武夷山志》中的各种图像。  相似文献   
64.
《社科纵横》2017,(2):141-144
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应该是以实践教学为方针的多方法组成的动态模式。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则要结合法学和司法实践特征形成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动态教学模式,即以实案教学为基础,以辩论式教学、法条解读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为辅助的根据教学对象、环境和进程适时调整的动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5.
文书档案管理是企业单位的重要业务工作之一,必须遵守国家档案法和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认真做好文件资料归档前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严格档案借(查阅)制度,妥善保管和利用,让综合档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6.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无论经营哪些项目,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如何,安全生产观念和安全管理措施永远是不可缺少的,忽视安全生产的后果是惨痛的,也将是追悔莫及的。安全生产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防患于必须防范的任何风险。舆论是行动的先导,因之,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很重要,必须抓紧抓实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67.
正去年读《教育文摘周报》上转载的张鸣先生的《人可不可以不成功?》一文,很受启发。他说:"追求成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但不追求成功,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而且是比较稀有的境界和理想。"乍一看,甚为惊讶,追求不成功怎么"也是一种境界"呢?静下心来一想,觉得这句话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他首先肯定"追求成功是一种境界";但眼下许多人出于名利等各种原因,刻意追求成功,甚至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肆意妄为,那就可能不仅自己不会成功,还会阻碍别人正常的成功追求,以至造成社会的混乱和资源的巨大损耗等恶果。与其如此追求成功,不如不追求成功。这从宏观上看,就保持了一种平衡。从这  相似文献   
68.
本试验通过连续四年的观测,认为山野豌豆是适合大面积栽培的优良豆科牧草,该草利用年限长、耐践踏,更适于做人工放牧地的骨干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69.
在阐述"格物致知"思想时,二程提出了几对认识论范畴:"真知"是指把握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常知"则是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心知"与"深知"相当于今天的理性认识,阐明理性认识同感性认识的区别以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实见"与"未见"分别相当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强调"实见"产生真知;"积累"与"贯通"说明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处理事物的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关系的过程。关于"知"与"行",他们认为知为行之先,有了知,则自然能行,所以知为先,行为后。二程对认识论范畴的论述,既体现思维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又突出了系统性与思辨性。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