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善卷是常德上古时期的一位名人 ,蚩尤也与常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他们二人同时也是苗族人民的祖先。在常德开发以善卷、蚩尤为主题的苗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十分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22.
论战神蚩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蚩尤是我国上古时期炎黄时代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与炎帝、黄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这两场战争,堪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战争,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军事家和一位兵器制造专家。由于蚩尤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最后的悲剧结局,后世人们将他奉为战神进行祭祀。  相似文献   
23.
张子伟 《民族论坛》2003,(11):48-48
五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神。传说他的母亲一次吞下了七颗能生育的药丸后生下他七个孪生兄弟。他为老大,称为索戎(即仡戎)、大戎,苗民敬称为“剖尤”(即尤公)。蚩尤殁后被封为水神龙王。兄弟之中有一位叫索贵(即仡贵),亦有“急行追风,快行捕雨”的本领,殁后被封为雷公。这俩兄弟在《椎牛祭》中均处于被崇奉的尊位。蚩尤首创面具是出于巫术和征战的需要。他是九黎苗蛮集团的首领,曾与发祥于苗河上游、姬水之滨的黄帝(苗族巫辞中称之为来王姬)反复较量在逐鹿之阿。苗族“椎牛祭”保留了对这场被载入史册的战役的具体描述与…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论述蚩尤其人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蚩尤神象造型的特点及其与饕餮纹、盘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刘向政 《学术论坛》2007,30(8):159-163
流传于洞庭等地的系列神话暗示了其原住民三苗率先发现野生稻并进行人工栽培;彭头山、城头山等稻作文化遗址的发掘则充分说明洞庭稻作文化是最早人工种植水稻的地区.日本、朝鲜的犬图腾等与洞庭区域的神话同源,也说明了洞庭稻作文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6.
颜建真 《天府新论》2007,(5):148-152
蚩尤和玄女在古代都被尊奉为战神,但是二者有相异之处。蚩尤是实战者,比较勇猛彪悍,英勇善战,而玄女是战争中的军师,她并不亲自参加战争;蚩尤战神的色彩并不总是正面的,而玄女则始终是正义的化身;蚩尤被奉为战神的时间比玄女早;玄女在文学中的移位也大多是正面形象,但蚩尤在文学中的移位就比较复杂。又因为二者的性别差异,玄女比较适合利用宗教发动农民起义的需要,后来在民间蚩尤的战神位置就被玄女取代了。  相似文献   
27.
覃庆贵  吴奕红 《民族论坛》2012,(11):F0003-F0003
10月22至24日,中国民俗学会蚩尤文化研究基地成果展示会暨湖南省苗学会2012年年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举行。省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徐克勤.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埔.湖南省苗学会会长陈志强,湘西州政协副主席梁远邦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8.
汉代“蚩尤”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06,26(4):13-18
蚩尤”神话在汉代得以演绎充实,形成内容丰满的故事。不仅官方祭祀体系中重视“蚩尤”祭祠,民间也有广泛的“蚩尤”信仰。特别是齐鲁地方“蚩尤”崇拜尤为浓重,反映了汉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如果期求全面地说明汉代意识史,似乎不宜用“独尊儒术”做简单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29.
30.
颜建真 《天府新论》2011,(2):148-151
在中国古代载籍中,存在着大量的神仙战蚩尤的传说。这些传说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蚩尤神话历史化之后,蚩尤的性质已经定位,而诸多神仙战蚩尤传说的出现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宣扬忠义的需要;二是出于道教的自神其教。在这些传说的流传过程中,蚩尤的形象也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