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285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41.
劳资关系中政府定位的应然选择与国际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公平与稳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也带来了劳资关系的日益失衡.从发达国家的社会调控实践看,政府的有效介入将成为解决劳资问题的关键所在.纵观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政府应该是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者、站在公法角度上的监察者、集体谈判的协调人和劳动争议的调解者.在劳资实践过程中,做好政府角色的科学定位,并赋予劳资合理的谈判空间,提高微观企业解决内部劳动关系的能动性,增强劳动者的参与度,这是构建和谐劳资的必然选择,也是发达国家劳资历史实践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42.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发挥大学教学的功能,必须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师生关系的性质.在大学教学系统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者,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传承关系、导学关系、合作关系和相长关系.  相似文献   
7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本文对政府、农民、中间组织各自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分别从实践需要的角度探讨了政府的角色转型、农民的主体地位确定和中间组织的培育问题.  相似文献   
744.
黄甜甜 《国际公关》2023,(7):118-120
在“两化叠加”的基础上即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基础上,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提出在基层治理中要实现共治,因此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兴起,衍生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在“三社联动”的共同作用下来对社区进行治理,即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以此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区治理工作的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有关政策和实践模式来分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发挥角色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45.
疫情期间,高校辅导员需厘清角色定位,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者、疫情防控的指挥者、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学业成长的助力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身心健康的守护者,动态调整在日常事务管理、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而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6.
县级融媒体为何能参与乡村治理以及以什么身份参与乡村治理,这是研究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最为基础的问题。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依据是:两者在战略背景、行动场域、价值指向等方面具有共通性和互嵌性。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定位是:舆论引导的媒体、意见交流的平台、数字乡村的智库、组织动员的主体。县级融媒体的角色定位使其成为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和联结其他要素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747.
748.
“后立法阶段”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以构建相对独立与适用明晰的规则体系为着力点,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问题便是其代表问题之一。目前,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法提起是否适用以及如何适用起诉期限在学理上尚未达成共识,且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裁判思路,“同案不同判”现象严峻,给司法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保护公共利益目的的实现。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体系框架下,结合起诉期限功能定位、检察机关角色定位及行政公益诉讼的特殊性需求等功能主义分析,行政公益诉讼应当受到起诉期限的调整。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应当从三个层面展开具体的体系构建:一是从起诉期限的起算点与时长,起诉期限的延误等方面设定具体规则;二是从审查启动、审查时机、审查结果评价以及两造对抗辩论之保障等方面建立司法审查机制;三是基于公共利益充分且有效保护的整体视角明确超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后果及相应的补救机制。  相似文献   
749.
莫劲  陈金艳  苑权菲 《南方论刊》2023,(1):71-73+89
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其旨在支持因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诉讼能力欠缺的弱势群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近年来,民事支持起诉制度开始在实务界逐渐活跃起来,特别是检察机关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然而,由于《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支持起诉制度的规定极为原则,同时无配套解释,导致在实践中依旧困难重重。作为民事诉讼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相关内容也应更加明确具体,如民事支持起诉的主体界定及角色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