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2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22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688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663篇
理论方法论   309篇
综合类   3041篇
社会学   334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祁连山南北麓地区自古就是一条民族走廊。在古代,许多业已消逝的民族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与汇聚并融合。本文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所获辅以口述史的资料,推演出村庄志文本分析的典范。  相似文献   
42.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了许多认同危机,特别是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然而,核心价值认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和潜在力量,因此,考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原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塑大学生价值认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地域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取决于作家对它们的认同和汲取。对越地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独特的认同与汲取,给鲁迅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形成了鲁迅作品中强烈的复仇意识、独特的英雄情结、诙谐幽默色彩等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44.
"革命+恋爱"这一小说模式深刻地反映了政治与审美的合谋关系,而装载着个人情感和欲望的身体充当着它们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连接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功能.由于对个人经验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无视,早期革命文学中的"身体"只是徒具获得民众情感认同的条件和形式,却并未透过个人的身体表达特殊而复杂的人生体验和人性内容.  相似文献   
45.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的洪水神话对人类学族群认同研究的作用为例,说明民间文学作品对人类学研究的作用.指出,由于民间文学收集整理方面的原因,致使它作为人类学研究资料具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7.
现有研究对于威胁情境和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未达成共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具体研究情境,从威胁情境的时间和类型两个角度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以内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为中介机制,提出重大公共威胁情境下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双路径形成机制和相关调节变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新冠疫情这种捐赠方和受助方同时面对的公共威胁情境:1)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具有相反的中介作用,其掩盖了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本地疫情严重程度一方面会增强个体的内群体认同继而正向影响捐赠意愿,另一方面会使个体减少关注他人继而减弱其捐赠意愿.3)威胁情境影响过程中,区域文化取向调节了内群体认同的正向中介作用和关注他人的负向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相较于偏个体主义,当区域文化取向为偏集体主义时,本地疫情严重程度对于内群体认同的正向影响能够增强,对于关注他人的负向影响能够减弱.  相似文献   
48.
铸牢儿童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根基性工程。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是基于生理基础并超越基因遗传,在家庭养育关系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而建构起来的复合观念。基于对个体民族认同发展的过程、内容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特征的分析,文章提出家庭是人价值观的生发之源,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力量来源。家校共育要拓宽培育的目标对象和时空范围,加强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建构协同共育的生态安全网,创造儿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9.
游戏和关于游戏文化的研究传统深厚。数字媒体技术促进了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国外关于数字媒体时代的游戏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研究门类,产生了一大批游戏学家。国外的游戏文化研究大致形成了三种研究范式,即以内容和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游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以理论辨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理性勾勒现实生活游戏化的若干情况,以调查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游戏玩家的身份认同。借鉴国外游戏学成果,植根中国网络游戏领域,中国的游戏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0.
以自我认同为研究视角,探讨自我认同提升和自我认同威胁两种情境对消费者放纵消费的作用机制,关注情绪的中介作用及他人在场的调节作用,并设计两个实验对四者关系进行检验。实验一验证了自我认同对放纵消费的主效应,自我认同提升负向影响放纵消费,自我认同威胁正向影响放纵消费。实验二为中介效应提供支持,证明了自我认同提升和威胁分别通过产生积极或消极情绪对放纵消费产生影响。同时,实验二也验证了他人在场的调节作用,与无他人在场相比,有他人在场强化了自我认同的两种情境与情绪和放纵消费之间的效应。研究结果构建了放纵消费影响因素的基本框架,丰富了对放纵消费的研究,同时,着眼于应对性消费视角,研究自我认同的两种不同情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拓宽了自我认同的研究视野。最后,为企业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一是要重视放纵产品的情感性附加价值;二是要巧用他人在场对放纵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