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03篇
理论方法论   274篇
综合类   4313篇
社会学   240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赛缪尔·普芬道夫是17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自然法学思想家.普芬道夫对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法的捍卫上,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其著作中处处充满着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契约论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在自然法学说方面,普芬道夫的思想联结着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与其他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不同,他特别重视对义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薛立芳 《兰州学刊》2008,(3):127-129,124
《诗序》的作者问题是诗经研究中的一大公案。而毛亨作《序》说在诸多争论中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具有相当的影响。但主张这一说法的学者却一直未能解释《序》、《传》间不合的矛盾。事实上,清初著名学者毛奇龄曾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十分精辟的见解,却始终未受到学界重视。他不仅指明《诗序》本是《毛诗故训传》的一部分,即“故”和“训”,因而其作者同为毛亨;并且解释了《序》、《传》不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3.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曾一度将诗语的典雅奇异推向一种极致,随后开始了面向生活语言的俗化的回归,一直发展到当下的“口水诗”,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与此同时,以歌词、短信等为代表的社会生活俗语,却出现了全面诗化的现象。诗语俗化和俗语诗化的文化背景和动因,可以概括为诗的娱乐化和娱乐的诗化。一方面,俗语作为娱乐的一部分需要审美的诗意元素的参与;另一方面,诗歌为了迎合娱乐和市场的需要则选择了全面俗化,诗语的俗化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34.
后村的写景诗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接受王维、姚贾和四灵的过程;其次是接受韩愈、孟郊等人的过程;最后是一个熔铸议论,超越写景的过程。后村写景诗的特点首先是直书所见,绝无“滑溜机械”的缺点;其次,后村出游时对古人的碑帖和题诗尤为感兴趣,总是一目十行地诵读或者长时间地把玩。因此,后村的山水诗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5.
在Γ-半群中引入Γ-带、Γ-矩形带和Γ-半格等概念,获得了一个元的逆元集的分解定理和Γ-带的Γ-半格分解定理,它们分别类似于一般半群中逆元集的分解定理和著名的带的半格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36.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文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思想理论的中心概念,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弗洛姆的性格研究及社会性格理论的结构层次,追索这一理论在弗洛姆全部理论中的基础作用,并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其对于文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7.
唐代音乐发达,音乐文化是唐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音乐诗创作颇为兴盛.首先,内容题材丰富多样,有对乐器的描写,有对音乐之声的描写,有对歌舞样式的描写等;其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以声拟声、以形写声、侧面烘托等.  相似文献   
38.
文章着重考察了《诗》中“兴”的含义,及在先秦时代的用法、目的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汤义仍与钱牧斋的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不仅展现出钱牧斋"诗道"理想确立的具体情景,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明末儒家学术体系向传统复归的内在趋势。  相似文献   
40.
明清诗话将多变而冗杂的诗之"气"理解为大自然或人体之气,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创作心理与倾向,是一种成熟而务实的诗歌理论心态。在对诗气的探索之中,有如寻求隔水蒹葭之伊人,挫折中折射出了一缕淡淡的迷茫。然而正是在这百折不挠的探寻之中,才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其探索的过程和经验,实为后人诗歌创作竖起了一面泽被百代、可资多方借鉴的铜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