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62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687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是通过演奏者艺术性的再创造来诠释的。文章从两方面阐述了演奏者理解和演绎作品的方法、途径 ,并进一步阐明要把音符升华、融入情感 ,深刻、准确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特有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2.
王阳明的儒家经典诠释方法论,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良知”,去与经典文本意义中体现出来的圣人的“良知”相交融。从了解经典文本的符号意义,进而了解经典文本意义中的“理”,最终达到对于圣人“良知”的体悟,实现自己的“良知”。  相似文献   
23.
朱熹、王阳明和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章的诠释各有特点,并将问题不断深入推进:朱熹以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和知行关系重新编排了"尽心"章;王阳明从君子人格的角度和"致良知"的精神对之加以理解;牟宗三则带着形上建构的时代任务对其进行了"体"与"用"的说明。现代学术则有可能突破他们各自的时代局限,将其重新诠释为一个个体道德修养之层层追求而又步步落实的具体性实践纲领。对三人诠释的考察会为儒学的过往推进与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钢琴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在现代音乐发展中,钢琴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来进行钢琴教学是当前钢琴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如果将聚合思维充分运用到实际的钢琴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还能够增强钢琴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实际的钢琴学习中对钢琴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可见聚合思维对于诠释钢琴作品的重要性。本文针对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等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6.
语言与经济之间密不可分,英语教育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经济属性,如成本、收益、价值、效益等之间密切相关。英语学习是一个投资过程,英语教育需要符合学习者的预期收益。本文立足于语言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对当今英语教学进行分析与讨论,指出英语教育存在教育定位不准确、人才低供给效率、教育低投资回报、教育过度等问题,提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素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优化英语教育规划等对策,促进英语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7.
从周代的政治体制及礼治原则考察,周代为旧君服礼制体现了对旧君故臣关系的贬抑。然而,由于受到以恩义相维系的旧君故臣关系发展的现实和孔子独断论诠经方法的影响,先秦原始儒家对为旧君服礼制的递相重释,使得该制度负载起了儒家理想的君臣之道的内涵。此后,汉晋礼家以此为基础,在经典与社会互动的诠释取向下对此古礼进行了层累诠释,最终推动经典制度在晋代的新变。这显示,中国古代以求道为取向的层累诠释对于经典礼制的开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纠纷和纠纷解决的复杂性为人类学提供了社会研究的对象物,人类学家在纠纷研究中创造了多种研究进路,这些研究进路促进了不同时期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并形成了人类学纠纷研究进路以人类学方法为基础,建构社会事实,迈向法律多元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9.
李华 《学术界》2012,(4):90-94,285
赫鲁晓夫阐述的共产主义,既有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伟大目标,也有分阶段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时间表.周尚文、有林等先生认为,赫鲁晓夫鼓吹的共产主义是“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此说不仅曲解了赫鲁晓夫相关话语的原意,而且把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观庸俗化、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劳权在理论上的富足与现实中的赤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劳动法治往往只重视权利的直接赋予,却疏于关注劳动者的可行能力对劳权实现的作用。现实国情决定了只有借助劳动法治主体间的交往互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可行能力。这意味着劳动法治必须实现从关注"组织"到关注"个人"、从关注"实体性劳权"到关注"程序性劳权"、从关注"争端解决性责任"到关注"促成合作性责任"的转向。劳动法治的现实任务是通过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程序性权利以及劳动法治主体的角色责任去实现劳动法治主体间的交往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