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刍议我国行政诉讼收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收费制度是关系到相对人接受司法成本、“民告官”实现的程度,关系到法院运行的经费保障的重要制度。但是目前其面临着改革既要促进国民接近司法,又要保障法院独立运营的财政基础的两难的境地。完善诉讼费用管理若干具体的制度作为探索我国行政诉讼收费制度改革的路径,将对我国的诉讼收费制度改革有所助益和推动。  相似文献   
22.
政府行为外部性与"诺思悖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是在各种或隐或现的规则里发挥其资源配置、产生激励约束功能的。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作为一个拥有独特的激励结构的博弈参加者,其行为具有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与“诺思悖论”密切相关,二者共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并日益构成目前转型中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行为转型的内容及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房价波动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经济学方法对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救市动机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诺思悖论的存在容易导致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发生,使地方政府缺乏解决房地产市场所出现问题的真正动力,因此使中央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分析结果表明:要真正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必须借助规则、声誉、民意有效监督等措施制止地方政府的相机抉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凯恩斯学派第一次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则认为国家干预学说同样存在缺陷;新制度经济学派揭示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5.
法律发展是一个非线型的运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和其他社会因素之间隐含一种互动与制约的关系。因之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发展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法律发展的进程。而新度经济学代表代表人物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分析工具 ,特别是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法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国家地位问题、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6.
诺思在晚年和他的合作者们创新地提出了“自然国”理论,并且将之作为他们分析暴力与社会秩序的一个工具。重新审读诺思的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自然国对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的历史不无裨益,特别是对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中国乡村宗族的理解有着一定价值。诺思“自然国”理论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即支配联盟、制度与权利限制秩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乡村宗族何以成为乡村社会的“正式治理者”以及宗族运用怎样的手段维持乡村社会的基本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
《后天》和《2012》两部电影是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代表作,作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灾难电影,两部影片作为可解读的文本,其中蕴含的大量具有原型的意象也寄托了文本营造者的时代情感。本文通过运用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重释影片中出现的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謇 《北方论丛》2007,(4):141-144
马克思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包含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成分,也包含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元素。全面深入地比较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异同,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制度变迁理论,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新综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和诺思国家起源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学术探索》2004,2(2):74-78
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对农业起源和古典国家的兴起与衰落等问题的研究中,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起源理论。作者分析了诺思国家起源理论的得失,并且回应诺思对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的有关批评和挑战。  相似文献   
30.
诺思以17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然而他的思想意义超越了时空,也唤起人们对所有权体制及其变革的思考。所有权制度不能超越"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应当保障个人对其投资、生产所获得的合理份额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有权体制无论采用什么具体形式,只要能够有效地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它都是积极的、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