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8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54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周作人的文艺批评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是那么“传统”却又如此“现代”,因而分析周作人1927年以前的文艺批评及批评思想,尝试探求它既“传统”又“现代”的缘由就显得尤其必要。周作人的文艺批评可在较为外在的形式、韵味层面和较为内在的思想内容两个层面上考查。他的文艺批评在文体形式、语言韵味及审美情调上更多地汲取了传统的养分,而在批评的内容和思想上由于对“人”的发掘和关注而更多地体现了其现代特征。此时周作人的基本批评心理和态度是指向社会与人的“启蒙”,而且从启蒙的角度看周作人的观点至今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2.
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管窥周作人现代白话语言观念所蕴含的现代性维度,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周作人对语言与思想、内容与形式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提出的“采纳新名词、及语法的严密化”的主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现代语言学语言本体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63.
随着一首“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的优美乐曲,2007年11月中国国际时装周梁子发布会拉开了大幕。一向以“平和、健康、美丽”为设计理念的梁子,擅长将极具东方特色的莨绸面料与最新的流行元素相结合,演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服装。本届服装周上,梁子捧得了中国服装界最高奖“金顶奖”和“最佳女装设计奖”双重奖项。在此之前,“金顶奖”和“最佳女装设计奖”从未颁给过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64.
于丹 《老年人》2007,(6):52-52
有三个人在路过一个墙角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同样的情景:一只小蜘蛛在往墙上爬,爬着爬着前面有一块湮湿了的雨迹。小蜘蛛爬到那个地方就掉了下来,然后,这只蜘蛛又从墙角开始爬,再爬到那里又掉下来了。如此一遍一遍。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65.
用作人是"五四"时期为数不多的几个始终对法家思想保持高度警惕的思想家之一,但用作人的这一立场始终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认为,用作人对法家暴力思想、三纲主张、法家化"酷儒"的揭露与批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中国现代化之所以长期裹足不前的关键,值得后人重视,尤其是在认识争总结五四思想成果时,忽视用作人的思考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66.
包绍亮 《理论界》2009,(8):161-162
周作人美文的审美情感具有审美情调的冲淡平和、审美趣味的高雅脱俗、审美理性的独到深刻、审美形象本真素朴的特征.这种审美情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审美主体心境的虚静、审美对象与实用功利的一定距离和审美理想的天然简素.  相似文献   
67.
周作人和林语堂从思想和个性上都不是简单地属于那种传统或现代 ,“积极或消极” ,中国的或西方的 ,而更富于开放性和融道性。他们在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上 ,运用了超越历史主义和文化体系的眼光 ,同时有更多的智慧观照而更少潮流顺应。事实上 ,他们在寻觅和守望着某些永恒的东西。这也许是中国现代自由派作家的另一共同点  相似文献   
68.
成平同志文如其人 ,朴实、稳健中透出干练和灵秀。体现开放性、系统性的开阔视域与体现学术性的重点突破巧妙结合 ,是《春天》一书的显明特色 ;既以马列、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又大胆“拿来”西方理论中可资借鉴的观点为我所用 ,构成专著观念形态上的丰富性 ,是《春天》的又一特色 ;指导思想上既批左、又防右 ,追求积极稳健的学术风格是第三特色。综合的、比较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风、丰厚的学养无不给读者以诸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北周末年统治阶层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探讨杨坚之所以顺利代周建隋的原因,这些政治上层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从一个角度展现当时的政治格局。杨坚和周宣帝宇文斌贝在周武帝驾崩之后的相互利用使杨坚的势力得以发展,周宣帝在自己地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打击杨坚势力,在此时周宣帝的突然驾崩又为杨坚提供了时机。在“三方之乱”中,杨坚利用了可以利用的一切力量,尤其是利用了地方军事力量平定了叛乱,顺利建隋。总之,杨坚篡周建隋是在北周末年中央集权已有很大发展但仍不完善的夹缝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70.
两周金文中"乃"字有代词和连词两种词性,代词"乃"主要用为人称代词,个别时候用为指示代词;连词"乃"主要表示承接关系,偶尔表示假设关系。对两周金文中"乃"字词性和用法的调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其在上古汉语早期的应用情况,亦可为针对传世文献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语料和有益的补证,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