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李冬梅 《东岳论丛》2006,27(3):78-80
正确认识财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对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富观有四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化产业的财富内涵,文化产业的财富来源,如何调整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财富增长,财富的分配回报机制和发展性投资。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并阐释了全新的消费范畴──消费场;阐述了导入消费场范畴后消费结构的演进规律;着重探讨了建立在消费场范畴基点上,与部分产出财富观和全产出财富观具有重大差异,可显著改善人类社会财富图景的综合财富观。  相似文献   
33.
15、16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社会转型时期,也是西欧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从粗俗走向文明的现代化时代。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及其现代性重要影响是当时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变迁阶段的显著标志。中世纪以来西欧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的涌动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财富观念的变化;一是快乐人生观念的涌现;一是新式荣誉观念的崇尚。  相似文献   
34.
先秦时齐鲁诸子诸多的财富论说互相补充融通,构筑了丰厚的财富思想体系,其对中国社会财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财富伦理论与财富治政论是齐鲁文化中财富思想的重要组成。财富伦理论是从大众或个人道德固守的认知维度,立于社会伦理立场上,言说个人财富的获取与使用问题。齐鲁诸子从个人求取财富的动机、财富的获取手段与途径、财富的使用去向与边际等角度,提出了是非评判的价值标准与择取建议。齐鲁诸子的财富伦理思想为后世所认可与接受,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其对当下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两型”农村理论内涵与标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遵循“自然和谐”、“理性破坏”、“两型发展”三阶段演进规律,现处于“理性破坏”发展阶段,面临资源利用低效率、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窘境,迫切需要走“两型”农村发展道路.“两型”农村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强调“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耦合增长,由低物质化与高幸福感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来实现,体现经济绿色化、资源集约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两型”农村标准凸显“四化”理论的内容,因而,建设“两型”农村应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提高资源的集约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友好程度、加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6.
徐蕾 《社科纵横》2011,26(1):125-127,143
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财富观问题研究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和财富观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理性地追求财富,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健康财富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也将有助于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全社会财富观的确立,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7.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充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在财富发展上先后经历了从强调“先富”逻辑—倡导“市场财富”——尝试践行“共富”的演进历程.本文认为,这些带有阶段性特色的财富观的演进历程,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经济体制内在矛盾发展:即从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并历史地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国富特质的财富动力机制的开启——-从国富导向民富——开启贯通国富民富的历史甬道”这一财富发展进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把握现代社会财富发展进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品质.  相似文献   
38.
少数人富裕之后,其财富观严重背离了道德观,他们只用财富界定自己的地位,缺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问题富翁”。  相似文献   
39.
高红  窦正斌 《东方论坛》2007,(6):114-119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慈善理念的支撑.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慈善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政府对民间慈善空间的挤压甚至替代,致使中国社会缺乏现代慈善理念,主要表现为人本权利观、公民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理性财富观的匮乏.培育现代慈善理念应从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慈善资源、倡导公民之间普遍化的互惠、培育公众公共精神品质以及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等着手.  相似文献   
40.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一切健康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期望水平,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人们感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能力,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