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28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87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079篇
社会学   111篇
统计学   3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超主权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美元在当前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的思考,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出了超主权货币的想法,以降低货币体系下的风险。本文分析了超主权货币的可行性,以及作为中国,还可以通过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来抵御货币体系所固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低值货币本位形成以及长期延续的历史原因,梳理隐藏在这种货币本位格局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机理与变迁逻辑,并尝试性地揭示,作为一种本位演进环节缺失的货币制度,在遭遇已然经历本位嬗递完整过程的外部货币体系的挑战时,所必然面临的货币困境的性质。本文的考察发现,在中国货币演进历史上存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恋铜情结"现象,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各种利益诉求都纠缠于此,从而形成了一个低水平的货币制度均衡。正是基于这种均衡,曾经负载着无数货币文化荣耀的"交子体系"才显露出其真实的货币面目,这种被誉为全球最早的纸币体系竟然只是覆盖在铜本位之上的一层绚烂"外衣"!循着此后的货币演进路径,铜本位与贵金属货币的冲突此起彼伏,到明清以降则愈演愈烈,并形成了"本位困局"。表面看是货币本位之争,实质上则是既得政治利益与新兴商业利益的殊死竞争,这种竞争随着近代西方高本位货币因素的进入而变得更加纷乱复杂。中西货币体系的冲突迅速凸显出低本位货币制度的"先天劣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货币本位的长期低水平徘徊使其丧失嬗递升级的基本功能,从而未能与银行体系建立应有的联系,最终使得中国的货币演进机制一直缺乏微观金融基础的有效支撑。重要的是,这种货币演进机制的缺陷无疑会对当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宋国庆 《决策》2013,(8):86-87
宋朝"钱荒"是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不是因为"缺钱",而是货币的供应和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协调造成的。换成最近流行的说法,"‘钱荒’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钱荒"的产生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历史上,从中唐开始,"钱荒"就一直发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是长期困扰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一个难题。在不计其数的"钱荒"中,宋朝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的朝代。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在货币增长模型基础上研究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协整分析和ECM模型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是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在长期内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是引起长期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率有助于提高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5.
在当今国际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金融市场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近而影响该国的国际储备需求.一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的能力越强,所需持有的国际储备水平越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区域货币合作带来的国际清偿能力的加强,可以形成对国际储备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研究"是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批准号为"10&ZD054",获资助经费70万元。项目首席专家是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该项目组以吉林大学教师为主,同  相似文献   
107.
苏治  李进 《求是学刊》2013,40(4):68-75
金融危机后,美元霸权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与真实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导致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输入型通胀、外汇储备贬值等国际金融风险。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摆脱美元陷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正在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步骤。基于对货币替代和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梳理归纳,从现实可操作性、改革成本与利益普惠性的角度比较了人民币国际化与合作推出亚元两种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8.
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也强烈冲击着传统民族国家,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现代货币作为民族国家权力建构的产物,本身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图像、货币语言、货币体验与货币信任是现代货币建构国家认同的四种主要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作为国家认同的现代货币发挥着合法性辩护、激励民族情感、协调社会活动、整合国家力量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9.
货币投入经济的方式以及货币对经济的作用,既是货币理论中经常引发争论的问题,也是吸引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罗运贵教授的《新宏观经济学》,对货币的功能做了开创性的划分,对货币如何投入经济与作用经济进行了极具创新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0.
张捷 《领导文萃》2011,(2):109-113
以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左右,但广义货币M2却与美国相当,这也意味着在通胀过程中,有着更多货币在流通的中国更容易被"掠夺"。 通胀下中外的社会差别 全球通胀的过程就是全世界资产、资源、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关键节点——对于这一结果,西方发达国家早在进行巨额负债的时候就已有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