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429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87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1075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3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管子》的理财与货币思想,是我国古典流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商品货币流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以春秋时代管仲治齐的理财经验为基础,结合后来的经济发展,深刻地分析揭示了古代商品货币流通领域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所应采取的管理对策,有很高的哲理性、思想性和时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32.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美元化已经渗透到转轨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元化对转轨国家利弊兼具,当然,适度的美元化对本国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后果.美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它是经济主体基于规避风险动机的理性选择,是市场化进程中必然自发产生的现象.在金融全球化和转轨国家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一现象,因为美元化不是简单的货币替代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现象.但是,适宜的政策安排能够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3.
由于中国国内产出的增加远远大于国内吸收,因而存在巨额规模储蓄盈余并表现为持续且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故国际收支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人民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本文主要运用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并结合凯恩斯乘数过程,试图分析人民币升值能否以及如何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并考察求得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必要以及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4.
货币替代、经济周期与外汇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 ,居民增持本币资产和减持外币资产 ,导致基础货币过度投放进而造成货币过量供给。货币替代会改变居民货币资产的结构 ,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行为 ,冲击国家外汇储备 ,削弱货币供给的可控性。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就必须运用各种制度和政策资源抑制货币替代。  相似文献   
35.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及商学院江春教授的又一部新作《产权、货币自由兑换与经济发展》由武汉大学于2003年作为国家重点图书出版。本书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中的一部专著,也是江春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制度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70273030)的一项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来看,本书在货币自由兑换及经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6.
虚拟货币是借助互联网数字技术形成的加密价值符号。虽然名为“货币”,但是由于它具有物理形态虚拟性、价值虚拟性、运行环境虚拟性等自然属性,因而注定无法成为真正货币。本文认为,从法律属性角度看,虚拟货币在本质上应当属于数据,但虚拟货币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而是一种非中心化的新型数据。因此,可以在数据监管一般规则的基础上,结合非中心化数据的技术特性,设计关于非中心化数据的特殊规则,以实现对非中心化数据的有效监管,并最大限度地为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营造充分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37.
根据科学图谱分析结果,对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进行透视;系统梳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包括经济基础、货币特性、金融体系、东道国区域差异等的完整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改革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8.
东南亚货币危机与国际游资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货币危机与国际游资风险的防范李天德关键词:东南亚货币危机国际游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1997年5月中旬由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引发的金融动荡,迅速蔓延到东南亚各国,现已成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地区性货币危机。由于这场危机发生在我国周围地区,因此,我们绝不可掉...  相似文献   
39.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开始探讨亚洲货币合作问题 ,“亚元”也被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统一主权下的中国内地和香港来说 ,在这方面能否先行一步 ?尤其是随着两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内地和香港会不会像欧盟那样在经济一体化条件成熟后采用单一货币呢 ?文章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对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进行研究 ,探讨人民币和港币是否有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研究表明目前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不够高 ,还没有满足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但是从内地和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将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也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40.
我国基础货币的来源及央行的调控能力分析:1998 ̄2004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协整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了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以来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并对比了它们在1998年前后的变化。我们认为,1998年以来,国外净资产、对银行机构债权、对政府债权、政府存款、人民银行债券这5个项目构成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但我国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足够的调控能力,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来源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因此,必须加快相关改革,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