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49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赵生山  郑贵 《经营管理者》2009,(17):311-311
宣东矿业公司主要回风巷与边界风井测量贯通工程,是张矿集团公司近年来最大的井巷贯通工程,井下风速过大,测量条件非常困难。经过合理贯通测量设计,确定了正确的测量方案。取得了满意的巷道贯通成果。  相似文献   
22.
在阐述"格物致知"思想时,二程提出了几对认识论范畴:"真知"是指把握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常知"则是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心知"与"深知"相当于今天的理性认识,阐明理性认识同感性认识的区别以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实见"与"未见"分别相当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强调"实见"产生真知;"积累"与"贯通"说明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处理事物的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关系的过程。关于"知"与"行",他们认为知为行之先,有了知,则自然能行,所以知为先,行为后。二程对认识论范畴的论述,既体现思维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又突出了系统性与思辨性。  相似文献   
23.
称赞语的应答行为是语言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从古至今,称赞语应答在应答方式、应答原则、应答灵活性上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体现的是对于"礼"的重新认识、西方言语平等观的渗入及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24.
由《荀子·乐论》、《礼记·乐记》所奠定的儒家乐论一再强调先王在制定音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故而它们对音乐性质的认识与其古今观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而魏晋之际的阮籍、嵇康对儒家乐论的继承、革新也与其古今观的更新有关。嵇康乐论思想在阮籍的基础上进一步背离了儒家传统思想,《声无哀乐论》对儒家乐论思想的批判也与其对儒家传统古今观的批判息息相关。这一观念对乐论的影响使《声无哀乐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儒家乐论的束缚,音乐已经初步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25.
【正】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其《古今谈概》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是个出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交谈时,从不谈论别人的不是,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有人问候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诉说自己最近刚刚死了儿  相似文献   
26.
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实质是关注学习主体的需要。有意义的讲解模式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用工具。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有意义的讲解模式,不仅对学科课程的教学,而且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取保候审古称责保知在,是刑事司法中普遍采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借助于保证人的信誉约束诉讼参加人,以配合司法活动的诉讼保障措施.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取保候审于北齐初见使用,<唐律疏议>亦有条文记栽,两宋时期形成制度.与前代相比,宋代取保候审的规定更加具体,其适用条件的详备程度已达到当今立法水平,甚至有些规定今世未能企及.宋代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可为宋代司法制度发达的又一力证.  相似文献   
28.
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之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学术命题,自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首倡以来,相关的学术探索新见迭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9.
指出了在古代巴、楚两个民族交错杂居的长江三峡地区 ,不宜用“巴楚文化”来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名称。因巴文化和楚文化各有特点 ,虽有一些相互影响或部分融合现象 ,但尚不构成一种新的文化 ,故仍不宜随意命名。同时 ,对“三峡地区是楚文化的摇篮”的提法 ,也认为不妥。对有的学者还用“巴楚文化”这一词汇来涵盖从古到今的地域文化 ,更觉不宜  相似文献   
30.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