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品简介:列宁指出:“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最主要的部门即煤炭和钢铁工业的总结,是世界贸易发展与资产阶级民主文明的总结和最显著的指标。”(《列宁全集》第22卷,第182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从1872年日本建成第一条铁路以来,铁路在日本这个岛国上迅速延伸,  相似文献   
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共产国际“左”倾理论的指导下 ,中共先后出现了三次“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依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 ,国民党不仅是一个政党 ,而且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而共产国际视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从而割裂了国民党与资产阶级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必然在认识上出现一误区 ,即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混为一谈。一旦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便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破坏统一战线 ,从而打击它们。  相似文献   
23.
论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人在实践中不懈追求的崇高主题和最高价值。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哲学家们探索自由的足迹。他们的思想理论既有合理成份也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上关于自由的全部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扬弃,以实践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自由现。今天我们追寻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继续探究这个比较复杂和敏感、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沿问题,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4.
客观地评价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应该肯定其中所具有的合理内容.他较早地对中国资产阶级作出合理划分并揭示其两面性,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思想.对于他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分析和所谓"国民革命的公式"问题,应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路德中、晚期宗教改革活动作了认真的考察研究,认为他并没有"背叛市民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路线"、"出卖农民的利益",也没有"堕落成为诸侯的奴仆",相反,他的改革立场是前后一贯的,他始终是一位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市民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家,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基本上完成了当时德国历史所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26.
知识产权危机迫使人们对知识产权正当性问题进行反思,传统的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受到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局限存在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知识产权正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知识产权具有物质的正当性和阶级的正当性,并且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共有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7.
钟哲明 《中华魂》2008,(3):18-20
160年前横空出世的《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斗争道路后,对未来社会作了言简意深的预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  相似文献   
28.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对中国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认识的态度是不同的,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不同的政策,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周礼 《可乐》2011,(6):3-M0002
一次,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苏联。会晤时,周总理对赫鲁晓夫推行修正主义提出严厉的批评。赫鲁晓夫失刻地说:“总理先生,你批评得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你却出身于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0.
丁冰 《中华魂》2008,(4):42-44
最近,读到一位除了本专业以外、其他无所不谈的人大谈经济学问题的文章,颇感有些奇处,这里谈点自己的看法。此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赞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而且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火系",但紧接着又说:"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指的就是生产力"。这难道不是他自己在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吗?此人在如上的同一句话里,虽然承认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