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79篇
理论方法论   178篇
综合类   1990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意义重大。应以宏观的视野对南方谈话进行整体性观照,从实践理性、辩证理性、价值理性三个维度准确把握其理论品质,这对当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当中主体性维度这一概念的解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人"的概念与康德等哲学家的理论相对照,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意义及其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63.
在认识论视阈下挖掘柏拉图哲学中蕴涵的人类生存有限性与如何超越有限性的思想给我们新的智慧启迪。柏拉图认为,受肉体束缚的人的灵魂虽不能把握本真的存在而获得真正的知识,但人以基于"自知其无知"的爱智精神及充满逻各斯色彩的哲学问答法实现着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在超越路途中人不断地反思其生存现实性,以此确定什么是可超越的与不可超越的。  相似文献   
64.
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使中国传统社会体现出以人伦关系把握群体生活的血脉特征,并由此孕育出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要求。儒家思想牢牢把握住这种血脉特质:它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式,它的价值追求和内敛的德性超越以及德政主张深刻地契合了这种血脉特征的客观要求。这种血脉契合是其影响力深远持久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被建制化的儒家思想,进而又以学统与政统的结合强化了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5.
《领导文萃》2012,(20):57-60
美国"总统俱乐部"最神奇的一点就是不分党派恐怕没有什么俱乐部的头衔能超越它——其成员曾身居高位,身处美国权力的中心;他们互为劲敌,之后又能互相扶持,团结一心。这个俱乐部分享着只有过来人才懂的秘密,努力将美国梦代代传承。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节选了由南希·吉布斯和麦克·达菲共同撰写的《总统俱乐部》一书部分段落,向读者展示了  相似文献   
66.
中西方人都有认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自由、恪守伦理道德理想的意志自由的哲学思考。中西方人都有文学认识必然的审美自由、超越必然的审美自由的理论阐发。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哲学思考,偏好恪守伦理道德理想的意志自由;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理论阐发,偏好超越必然的审美自由。西方人的哲学思考,偏好认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自由;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理论阐发,偏好认识必然的审美自由。  相似文献   
67.
文章提出应用生存系统模型作为指导思想分析动态能力内涵与构成维度,将动态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即战略更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运行控制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并以我国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了所提出的动态能力维度划分,表明生存系统模型适用于指导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  相似文献   
68.
国内的审美超越研究,以“后实践美学”各家最为看重.潘知常的生命美学与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更是其中代表,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生命美学与超越美学的审美超越理论虽然分属不同的美学体系,但是对两者进行深入分析,仍然可以归纳出一条承继线索.这条线索,外在地植根于两者审美超越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内在地又通过各自审美超越理论的不同特征折射出来,使后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研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69.
以洪谦先生逻辑经验论立场和言论对当今活跃在美学界的后实践派(超越说、生命说、体验说)进行检讨,可以见出这些流派并没有很好回应洪谦先生的发难,只是旧玄学的某种变种。然而,中国美学要前行则必须正面回应洪谦先生的问题。惟其如此,才可能形成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能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0.
爱尔兰作家叶芝通过诗歌、戏剧、散文、传记等多文类写作,构筑了英语文学中一道丰富且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景。该文从叶芝对爱尔兰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辩证性推崇、对英国殖民历史文化的解构、对人类历史循环论的建构三个角度,考察其文学创作中的历史维度,探讨其从历史沉思中汲取养分建构文艺思想,进而以文艺复兴运动来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与复兴的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