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93篇
综合类   1170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避开玄学本末有无的议论,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玄学认知路线中3个阶段对"像"采取的有区别的超越态度,最后指出这条路线使得哲学与美学联系非常紧密,因为整体把握的超越认知路线造成"境界"的产生,而"境界"则带有审美的性质。  相似文献   
92.
重塑大学理念——自由教育的复归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至中世纪成为大学的理念.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大学功能的日益发达,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哲学理念--自由教育曾受到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非难和挑战,其核心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学"与"科学"之争.即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本身还是人的工具价值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自由教育的历史源流、内涵的嬗变,分析其复归的合理性,构建现代大学理念,超越自由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93.
提升河南民营企业管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营经济在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发展到249.3万家,新增32.9万家,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5%,被徐光春书记称为稳占"半壁江山";实交税金475亿元,增长43.4%;实现出口25.06亿美元,增长62.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9.1%;从业人员达到了1649.2万人.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16万家,实现增加值2197亿元,同比增长30.6%.非公有制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越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51.9%,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支劲旅,为河南省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处在一个更为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缩小与国际大企业间的差距,只有循着超越历史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95.
<正>叙事学最初是在1969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托多洛夫的《〈十日谈〉语法》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1]叙事学是众多学科和学派共同建构的结果,当时盛行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都对叙事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叙事  相似文献   
96.
消费伦理是指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环境等问题上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消费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内在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三重维度。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消费价值观念,引导大多数人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目的和价值,其结果引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伦理困境。超越消费主义,一要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要发挥制度优势,超越资本逻辑;三要扬弃消费异化,构建健康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97.
长期以来,"大政工"都被广泛地理解为解决"党政不分"和"党政两张皮"现象的基本思路,其目的在于恪守党委和行政的职能范围,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共同作用。作为国有特大型央企下属的成员单位,中航工业航材院党委在融入中心工作,把握发展大局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时代精神要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的大政工理念,并通过倡导"主动作为、用心做事  相似文献   
98.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都十分关注主体道德自觉的建构 ,但路途却迥然有别。康德主张道德法则必须绝对地超越于经验实质 ,理性普遍立法越是纯粹、直接 ,道德的威慑力量越为庄严、崇高。而王阳明则强调吾心良知与天理、万物 ,与功夫实践相即相融 ,合一不二 ,致良知本于道德法则 ,却又不离人心物事。康德从理性本体分裂出经验现象 ,而王阳明则汇合超越与实质 ,实现理性形式、外在规范与日用实践、主体精神内在统一 ,要求由绝私堵己、省察克治而达到莹彻了然的绝对道德本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99.
精神之绝对自由、意念之空阔豁达,乃庄子思想之至境,《庄子》书成,其思想则有迹可循。作为《庄子》始篇,亦为思想之精华所聚者,《逍遥游》集中体现了庄子思想意识之自由诉求,此自由诉求贯穿于《逍遥游》始末,更通过从“有待”到“无待”之审美超越而实现之。  相似文献   
100.
李旭 《学术研究》2000,(9):106-109
本文在指出孔子及儒家“修齐治平”、“致君尧舜”的入世意识的前提下,从把握生命本性、不为物忧、“仁者不忧”和“知天命”等方面,深入探讨孔子“游于艺”的超越思想和生命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