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348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583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龚鹏程 《社区》2012,(20):7-7
辛亥革命顷已百年。对这百年的历史,除了用革命史来概括之外,应该还有许多别的线索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这个奇特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2.
江苏立宪派是清末立宪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主观上反对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控制革命并促进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在"二次革命"时背离革命,加速了"二次革命"的彻底失败.江苏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的政治活动,加速了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但在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则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  相似文献   
53.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向民主政治的转变.辛亥革命的爆发,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成果,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政治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且也为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4.
在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历史中,留东清真教育会的组建及其刊物《醒回篇》的发行,以及其爱国爱教的思想颇受后世关注,但其成员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考订留东清真教育会主要成员事迹,探析其与同盟会的关系,发掘其成员归国后在各省光复运动中的表现,揭示晚清回族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认为该会是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创立的一个革命团体。留东清真教育会成员的行动,体现了近代回族的文化自觉和国家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对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辛亥百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  相似文献   
56.
冒鹤亭趣事     
冒鹤亭是清初四大公子之一冒辟疆的后人。他曾任清末刑部主事,入民国后当过温州海关监督、国史馆编修,诗词造诣大负盛名。他和柳亚子都是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社团南社的主要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接见  相似文献   
57.
民国初年在广东执政的革命党人从革新教育、改变观念、改良习俗、改进风气以及改造市政等多方面谋求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推动近代社会的变革,却遭遇了具有很强"趋新"与社会参与意识的地方精英之强烈抵制,表面上看这是新旧知识体系的冲突与较量,实则是地方精英对革命党人政治排挤的一种反抗。广东军政府推动社会变革的艰难局面典型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社会基础之薄弱与策略失误。  相似文献   
58.
辛亥革命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以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去反对专制统治,国民党宋教仁发起的颇具声势的政党政治奋斗就是其中的典型。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早期领导人经历了这次大革命政党政治的洗礼,民主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对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为了实现民主政党政治,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最后却遭到了国民党的镇压和解散。历史证明,西式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59.
辛亥革命的伟大变革中,作为朝延命官的王正雅顺应历史潮流,及时高举反清大旗,加入到民军抗击清军的洪流之中,并在援助鄂军唐牺支部围攻荆州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获取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资本。接着他以第一任常澧镇守使之名,统治沅水、澧水流域多年,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然而,他抵制“二次革命”,拥护袁世凯复辟,暴露了其封建守旧的本质,最后因权力之争而命丧猫儿峪。  相似文献   
60.
辛亥革命不仅引发了上层政治体制的变革,更影响着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变动。以公产而言,官督绅办的传统运作模式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然以辛亥革命为主导的政治近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使乡村权力分配格局不断分化、重构并逐步走向失衡。公产之实际功能与象征意义亦因这种历史变动产生畸变,进而激化乡村内部重重矛盾,促成新的革命运动。考察公产运作模式之时代性变迁,分析这种转变的因果效应与制度根源,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20世纪即革命之世纪历史意涵的认知与体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