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170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855篇
理论方法论   257篇
综合类   2795篇
社会学   179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递入”与“互见”是构成《儒林外史》独特结构形态的主要方式,前者以时间的相连形成文本结构的统一,后者藉空间的呼应促成人物故事的完整,两者的巧妙运用使《儒林外史》中人物各传联接成一个血脉贯通的有机整体。《儒林外史》的结构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结构形态对近代章回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导致近代章回小说叙事结构发生嬗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近代苏南农村和全国各地一样,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旨在加重剥削程度和对农民人身控制程度的地租形态和制度先后出现,押租制便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押租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旧中国苏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3.
明清以来的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社会,以徽商为主体的旅外徽州人与故乡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的关系。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面对家乡社会的衰落,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和使命感,他们通过组织同乡团体,创办刊物,发表各种改良言论,为革新徽州面貌进行舆论动员。这些刊物以建设新徽州为使命,高度关注徽州的教育和烟赌等社会问题。虽然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旅外徽州人的很多改良建议流于形式,但是对徽州新思想文化的孕育与传播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旅外徽州人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表达对乡土的敬意。  相似文献   
994.
近代“新体文言小说”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小说发展到近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新体文言小说”.这些作品虽然仍用文言,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面目一新.纵观“新体文言小说”的发展,林纾的翻译小说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何诹的《碎琴楼》是今所见最早的此类作品.此后迅猛发展,苏曼殊的“衷情五记”,“鸳鸯蝴蝶派”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徐枕亚的《玉梨魂》,堪称此类作品的...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地主素以村居为主,乡村地主向城市移居古已有之,但近代以来,商业利润的刺激、新学制的确立、自然灾害的频繁、土匪的猖獗、战乱与军队的榨取等诸多因素合力下,致使村居地主向城市流动的现象演化为结构性流动。诸多研究业已证明在近代社会变迁中,中国江南存在大量"不在地主"[1]①,其实,"在华北平原很多村庄根本没有地主。华北地主主要是居住在城市之中的不在村地主"[2]97。河北省  相似文献   
996.
为推进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与建设,革命志士从三方面展开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时代构建:一是近代人道主义的理论阐释主要围绕仁爱、博爱与人道等方面展开;二是中国近代道德学说的初步构建主要关涉理论有清算"三纲之说"弊害、废除三纲设立道德之法律、彻底改造固有家庭伦理、积极构建近代社会伦理与努力发展近代政治伦理等方面;三是近代理想人格的时代塑造突出表现为努力清除国民劣根性、积极谋求"立人"、极力推崇革命人格与塑造健全国民人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7.
在清朝咸丰、同治初年任台湾知府、台湾兵备道的洪毓琛是回族人,他在任期间,经历了台湾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戴潮春反清斗争,他维护了中央在台湾的统治;推动了台湾的开发和近代化建设;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维护台湾各宗教的利益;化解台湾不同移民派系的矛盾,这些都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998.
交通部对民国初年我国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邮政局所建设方面,各邮局总数皆呈明显上升趋势,支局、邮政代办所和次要局所数目增加十分明显。第二,邮政线路规划方面,邮差线增长最快,航船线次之,铁路线即铁路里程数相对保持稳定。第三,邮政运具发展方面,车辆包括铁路邮用行车、邮用自行车,另有船舶及骡驼等形式,均有相当发展。总之,交通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邮政事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99.
近代以降,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需求变化,安徽茶叶的生产发展经历了一个"畸形"发展进程,形成了颇具特色规模的四大茶叶产区,茶叶生产及其分布的动态发展较为生动地折射出安徽茶业演进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000.
“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策划与订立“东南互保”的过程中,时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的小田切万寿之助利用其广泛的人脉,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在日本政府、东南督抚及各国驻华领事之间穿针引线,对“东南互保”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