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社会急剧转型,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进程。这一时期,文学中的“苏联”叙事主要呈现出政治祛魅的特征:褪去神圣光环的十月革命、正义性遭受质疑的卫国战争、被消解的乌托邦神话体制等在文学中得以书写。作家通过这种陌生化的手法诉说历史之痛,解构苏联官方话语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72.
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由于其凌厉激烈的反叛意识、解构意识与探究意识,在历史学界、哲学界以及文艺批评界引起广泛争议。尽管他的历史解释理论、历史叙事理论中的术语多非原创,但怀特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独创与贡献。其理论贡献之一在于建构了一个历史诗学理论的完整体系,贡献之二是以体系化理论对历史进行“去魅”的反思批判,贡献之三是成为当今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73.
李碧华在面对“大中原”国族论述时流露出对主流国族想象的质疑和不满,在作品中践行着对“国族之魅”的“祛魅”.李碧华消解了以大陆为中心的国族想象方式,以一种支离破碎的国族想象来祛除主流国族定义的权威性,使得国族想象呈现出多解性;李碧华通过书写个体的身份危机来质疑国族共同体对个体界定的合理性;香港意识则是李碧华实行“祛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她力图重构香港在中华共同体构建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4.
赵建华 《东岳论丛》2011,32(2):74-78
关于"复"的追寻,先贤倡之已久,但尚无全面系统的总结。本文从"复"的思维与真善美关系的分析揭示来展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跨文化的比较法,通过对经典中关于"复"的观念的疏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层面进行诠释发挥,把有关精义复合集成于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中,以此探求现代道德文化整合与重构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至新世纪初,历史小说创作非常繁荣、活跃,佳作迭现。涌现了唐浩明晚清“儒士名臣”系列、杨书案“溯源中华文化”系列、凌力“百年辉煌”系列、二月河“落霞”系列、刘斯奋《白门柳》、熊召政《张居正》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创作现象。  相似文献   
76.
论文学     
文学是个非常古老的精神活动、精神形式,但人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知却未必真知。加上西方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文学的"文化转向"后,文学的疆界变得无限开阔,而其自身的界定也面临空前的危机。因此,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就成了一个迫切的学术问题。而此前的"形象论"、"表现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观都存在着严重不足,故而需要另辟蹊径,再进行新的界定。新的结论是:从其本源上看,文学是一种高级的魅态文化形式;从其历史面貌上看,文学是个历史性的家族,表现为文学观、特征论、形式定位、流派形态,同时还呈现为杂化和纯化的周期性变奏;从本质的抽象定义看,文学则是象征性的语言艺术,它不以科学和实用为目的,而以想象性超越和诗性的解放为旨归。中国当代文学的致命危机就是"象征性"传统谱系的断裂。  相似文献   
77.
刑事和解是西方社会情境下孕育出来的一种新的刑事法思潮,它对西方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对刑事和解制度与规范刑法学系列理论“表象背弃”的相关论说的否证,为几度蒙冤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辩护。从刑法的个人本位转向、被害人学及恢复性正义的理论支撑视域论证了刑事和解制度与中国“权威”规范刑事法理论存有内在理路的暗合,并从中国“和为贵”道德观念、公众的社会心理、经济绩效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视角对该制度进行了理论纠偏与价值辩正,相应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型塑了中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78.
郭丽娟 《社科纵横》2008,23(7):113-114
本文以王弼对复卦的注解来分析"复卦"所蕴含的归静本无思想,主要体现在"本末"及"动静"观以及"复"展现的动态的回归过程.  相似文献   
79.
相传楚国鲁阳公与韩交战至“日暮”,挥戈将落日扯回到天空中,于是“日返三舍”。这场战事引发“时间倒流”的假想。合理的解释是当事者对一场发生在下午的大食分(>0.8)“云遮日食”产生了错觉:当“食甚”时人们以为到了“日暮”;当复圆时人们又以为“日返三舍”。考证鲁阳公生活年代及日食发生地点鲁阳(今河南鲁山县),通过对食分和食甚时刻进行适当限制,利用现代日食表和天文软件,证实公元前451年3月20日下午发生的日环食,就是这场日食。由于有相对明确的食分和食甚时刻的限制框架,这次日食对探讨地球自转改正参数(ΔT)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0.
西方现代性的后果之一是当今时代“光”的泛滥与本真世界“魅”的丧失。我们应该反思“光的暴力”与“视觉文化”的弊端,针对西方现象学而提出“反现象学”,针对“图像霸权”而提出“隐匿学”,突出“隐匿”“遮蔽”的正面价值。通过重新阐释老子哲学,我们致力于建构一种“隐匿哲学”。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保护或拯救“非视觉性”或“不可见性”的意义。以“隐匿”为基础,让世界“复魅”,利万物藏身。由此,重构“隐匿哲学”就具有重要的解释学意义、美学意义与世界性意义。“隐匿哲学”也是为了增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保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而建立“异西方话语体系”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