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本文概要介绍陕西著名维新运动领袖刘古愚的经济思想。刘古愚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对传统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批判,从仁义与食货、义利关系、理欲关系等方面全面纠正了儒家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经济思想。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刘古愚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2.
12世纪的朱熹和18世纪的戴震,是中华儒学历史长河中的两位大儒,都有丰富而突出的民本思想和表现.由于其所处地位不同,所处时代不同,民本的表现也有很大的不同,探析这种不同,可以加深人们对其历史地位的理解.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从人性视角出发,指明了法治可欲的四种路向:在需要层面,需要的互异冲突使法律可欲;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和社会信用的缺场,使法律获得历史出场;在道德的软约束面前,法律成为最佳选择;超越人治,法治可欲.法治可欲的同时又具有限度,这是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矛盾,理性需要和非理性需要的矛盾,是人性自身矛盾的表征.  相似文献   
84.
港产肥皂剧《金枝欲孽》权谋斗争的内在逻辑吸引了职场女性的关注,并将这部后宫女人戏解读为“办公室政治教科书”。文章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后宫争宠的主题、男性视角的女性形象、男性拯救女性的叙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解读不仅没改变该剧文本的父权制特质,反而加强了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85.
中西启蒙“平等”观各自循着自身的文化轨迹沿革,如果没有以后“鸦片战争”引起的中西文化碰撞,双方的演进路向断然不会重合。一般而言,西方的启蒙“平等”观推崇“权利平等”,并能够借助民主政体进入制度性建构,因而较易落到实处 (尽管绝对的“权利平等”永远不会存在 )。而中国的启蒙“平等”观仅停留在道德境界的“人格平等”,并且寄希望于专制统治者的自我觉悟而推行之;因此,这仅是一种尚未进入实践领域的“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86.
天理与人欲的思想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王夫之批判并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崭新的理欲观。其主要观点是理欲合一、理寓欲中和导欲于理。王夫之的理欲思想尖锐地批判了佛教、道教和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深刻地阐明了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提出了导欲于理、以理制欲的主张。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7.
长江 《小康生活》2006,(2):23-23
1、适期早播。河北、山东北部地膜覆盖,以4月15日至25日为宜,最晚不超过4月底,育苗移栽以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为宜。2、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粗肥2—3方、尿素15公斤,进口二铵20公斤,进口钾肥15公斤,追肥应在下部坐住1—2个大铃时,结合浇水追尿素15公斤,遇旱及时浇水,浇水前适量用缩节胺化控。3、种植密度。在河北、山东棉区,中高水肥地亩留苗2000—2800株,免整枝栽培降低20%株数,南方棉区1200株左右。4、适时化控。该品种长势强,应用缩节胺适时适量化控,可结合肥水综合调控,塑理想株型,初花期亩用缩节胺1.5克,盛花期2.5克,花铃期3克…  相似文献   
88.
费尔巴哈通过对“我思故我在”的批判 ,回到“我欲故我在” ,确立了“我欲”、“我感”和“我爱”的权威 ,也就确立了感性的人的权威 ;他并且认为这就是哲学探讨的“事情本身” ,是他的人本主义的出发点。这表明费尔巴哈哲学已经具有了现代性。但是 ,费尔巴哈的所谓感性依然是“哲学家”的感性 ,所以他并没有“回到事情本身” ,回到人与自然 ,“我”与“你”的原初统一的感性活动。  相似文献   
89.
波德莱尔的"应和论"对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托马斯的自然观,通感的运用,生死欲主题,人称的运用,比喻性结构几方面阐述了狄兰.托马斯诗中的"应和论"思想,以及"应和论"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杨朱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其"贵己"重生"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先秦学术数百年之久,然而这样一种学说,却被视为"极端利己主义"和"极端纵欲主义",在中国历史上遭受了两千多年的不公正待遇.杨朱思想固然存在着某些缺陷,但绝非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能论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