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老了老了,他们就这样成了时尚的潮爸辣妈,我的内心,骄傲在前,幸福在后。【声犹在耳,他们却老了】"常回家看看"被立法并正式生效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下班后先回爸妈家吃饭。那天晚饭的话题当然也跟着这件事。爸妈的意见倒是相当开明,妈说:"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大,不是不想常回家看看,是时间精力不允许。”爸则说:“这事儿强求不来。你说,就算回来了,可是相处得不愉快,不是找不自在吗?再说,人老了,跟这社会脱节了,也就无趣了。  相似文献   
72.
曾汉辰 《中国藏学》2020,(1):180-186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中,多篇文献为觉照国师法狮子所传。由于藏文底本未获同定,其教法来源不为人知,对这一藏传佛教付法上师也所知甚少。文章根据最近找到的几部西夏文教法的藏文原本,考察其教法师承,并利用藏文史料,探究法狮子其人。  相似文献   
73.
说到语文学习中也可"不求甚解",可能部分老师和学生不会认同,字词句篇修辞语法,语文知识点繁多、分散,教学中应"求甚解",怎么还"不求甚解"呢?文、理科的学习都有可"不求甚解"的地方,语文学习中"不求甚解"意义更大。成语"不求甚解"出自于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  相似文献   
74.
宁波蔺草制品出口下降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以蔺草制品榻榻米的终端市场(日本市场)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供需均衡理论、弹性分析等经济学研究工具,对蔺草制品出口量下降的原因及蔺草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5.
王声忆 《理论界》2011,(5):94-100
唯识学是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共同关注的大乘学说,研究唯识学不代表我们赞成其唯心主义主张,而是从哲学研究的视角来探讨其理论形态,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中国佛教的唯识学在传统上主要研究"八识"的分识说,然而在这个传统之主流下,还有一个潜流,那就是唯识学的"总识"理论,该理论没有形成学派和宗派,但透过历代翻译家的传译,我们可以看出"总识"思想一直被传播着,只是"总识"思想被轻忽了。"总识"思想是以佛经为载体被历代翻译家一遍又一遍地传诵着,其代表经典就是后玄奘时代的《大乘显识经》。该经阐述了"总识"是清净、无染、遍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76.
16岁的儿子,当着他和妻子的面,举刀扎向自己年轻的心脏。那么决绝、精准而狠毒的一刀,要了儿子的命,也把这个46岁农民原本沉默而单调的生活,推向了可怕的旋涡……  相似文献   
77.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始终局限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狭义的人文性的简单理解,缺失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的文化观照,故使语文教育在剥蚀了文化土壤的内涵同时,显示出异样的工具化、单纯的审美化,缺少文化与思想。本文试从语文名称的演变与文化的流失、语文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等方面,探究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与文化观照,希望有助于厘清和拓宽语文教学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78.
医学英语翻译的等效处理是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翻译技巧,和普通的翻译一样,都是用一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的艺术。医学英语专业翻译必须是在译者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英语基础的前提条件下,运用专业翻译的种种技巧将其等效地转换为文字而不是改变其意思。所选用的字词和句式结构必须符合对象语言的语言习惯,使译文准确而生动。  相似文献   
79.
王统照是一位"诚笃,严谨"①、"朴实,诚挚"②的作家和学者,也是一位"一丝不苟地担起全部责任"③的编辑.以新文学的"美、善、知",去"感化"、"薰浸"读者的心灵,让"真的文学的根"由"人之心内茁生",是王统照自觉的文学使命,也是他自觉的编辑使命.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版传播史上,王统照是一位有着真诚风格、"真"的心性及其哲学理性的编辑大家.其魅力缘于他的赤子般"纯念"和孺子般"真诚".他倡导"不阿私"、"不回避"、 "不唱高调"、"不容‘市侩主义'"、"不‘骑墙圆滑'"的编辑批评态度,反对言过其实的标榜和心怀歹意的攻讦;主张编辑鉴别"只以作品的价值为准","视其艺术的如何为准,绝不有所偏重";编辑方法"不必一律从同,像每一个作家一样,各有其姿态与风格".探索<编后记>作家作品评介及专栏介绍和世界文学译介的编辑特性与侧重;认为,编辑是作品与读者的推介者、整合者、批评者、鉴别者、倡导者和刊布者.王统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文坛各路名家一起共同把文学出版物编辑水准推向一个高峰,其编辑范式被借鉴袭用至今.  相似文献   
80.
受齐鲁地域文化影响,王统照善于从道德视角观察和描摹人物。兼具传统与现代文化修养的王统照在小说创作中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塑造了众多性格丰满的乡绅人物形象。按照时间序列,乡绅分为旧乡绅和新乡绅,王统照对两类形象都有所描摹,并以理解之同情写出了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和心路历程。王统照的乡绅系列小说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主流的“反启蒙”叙事,具有以小窥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