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76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冯永刚 《南京社会科学》2012,(5):129-134,140
制度、道德与人性密切相关.对人性之善恶的预设既是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核心命题,也是制度安排必须回答的前沿问题.制度安排中包摄的行为规则、人伦规范和道德诉求,对人性的塑造和改造之效不可低估.制度安排影响着人们对道德教育中所含规范的认同程度,关涉到道德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优化状况,决定着道德教育所需成本的高低.要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提升社会道德水准,调动个体的道德自觉固然重要,得当的制度安排亦不可缺.  相似文献   
52.
为了了解在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对低碳的关注及践行度、生态德育的认知以及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对长沙市四所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增强,低碳态度积极,但知与行还存在着较大偏差;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缺乏正确认知;大学生对当前高校生态德育不够满意,实施途径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等。高校应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加强养成教育,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加快生态德育课程建设的步伐,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良生态道德品质的生态人。  相似文献   
53.
作为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慈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自然延伸,也是现代慈善发展对慈善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慈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回归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世界,回归人们生活其中的赋予生活以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以及使人们建立精神储备和实践养成的未来生活世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回归生活世界的慈善教育首先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实现,还可以采用“移情”的启发式教育、互动式的参与等方式。面对孩子的慈善文化反哺,家长应该积极回应。把慈善教育纳入家庭教育,需要家长的慈善自觉,需要慈善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全社会关心支持慈善教育的合力。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开始凸显。对慈善捐赠的研究发现,同辈群体不但影响人们是否捐赠,而且影响到捐赠额的大小。慈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需要合理利用同辈群体对人的影响,通过同辈群体的相互激励促进慈善教育。这种激励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发挥好同辈群体在慈善教育中的激励作用,学校、家长和社会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54.
《琼州学院学报》2016,(4):124-128
情景剧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情景剧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推进情景剧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55.
清朝名臣曾国藩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理学家,其家庭德育的理念影响深远。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后人要守"孝悌",提倡勤俭持家,崇尚睦邻和谐相处等。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通过研究曾国藩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反观当代家庭德育想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曾国藩治家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57.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领导的少年团体。少先队是孩子们学习具有中国特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核心阵地。同时,少先队也有重要作用。它是社会和谐的因素,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少先队组织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独特作用,以期为少先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59.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以及素质教育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必然趋势,农村学校尤其是民族地区更要不断强化德育工作,改进德育措施,促进学生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适应“三个重建”的“四有”需要。因此,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0.
道德教育是伦理学的实践载体,伦理学是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道德教育最终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关键在于其是否建基在合理的哲学基础之上,即能否发挥不同伦理学理论攻关的合力。伦理学的对象与使命是辨识与通达不同伦理学主张的首要问题,也是考察与分析道德教育缺效的学理致因。合适定位伦理学不同理论在道德教育中的应有角色,是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可能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