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76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孔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以"仁"、"礼"为核心和精华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自我修养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尤其是其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前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第一美德     
赵海平 《社区》2009,(35):26-26
那天我去商场购物,人不多,队伍却始终停滞不前,我向前望去.看到一个衣着整齐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刷卡,她刷了很多次.可是每次刷卡机都无情地拒绝她。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道德为本位的社会,鲁迅发现这种崇尚"道德"的社会却在"吃人",以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道德教育理论中一切以儿童为工具的那些漂亮口号是有待检视的。避免破坏儿童的生活应当成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底线。在以人为本的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教育理应以儿童为本位。建设以儿童为本位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宋明理学以其"天理"观为指导,在宋明家族制度化建设中提倡宗子制度及族谱修撰,突出家庭教育的地位与影响,坚持以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强调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承认妇女作为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价值,有其值得借鉴之处。理学之家庭教育观念,沿袭先秦儒家立场,以理学本体论、人性论及认识论为指导,重拾、重解儒家传统经典尤其是《周礼》、《周易》及《大学》相关命题、概念,在儒、道、佛三教鼎立之际,结合当时家族与家庭结构变化之现实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家庭教育的原则、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而颇具创新的阐述,强调忠孝仁义、男尊女卑;主张恢复古代宗子法,提倡重建家族制度。而其家庭教育实践,统而言之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学家作为本家族的精神领袖或家族精英而对各自家庭(家族)教育的深刻影响;二是理学家以其较为普遍而长期拥有的地方行政长官资格对辖地家庭教育的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995.
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对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6.
迅猛发展的国际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7.
黄鹤  路日亮 《国际公关》2022,(3):152-156
朱子学富含人生哲学、道德教育论,"居敬穷理"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不仅对后世中国,也对日本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整体来说,朱熹"居敬穷理"的道德教育思想偏向于"向内用功",而其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学者结合本国国情将它改之为"向外用功"型道德修养方法,这种因地制宜式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也影响了当代日本道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98.
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及时做出应对之策,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99.
当代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流派中,具有影响力的有体谅关心、价值澄清、认知发展、完整人格、逻辑推理等流派;纵观各流派发展出现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以人为本、隐性德育、注重道德价值取向体验、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各派道德教育理论日趋融合等六个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主体性人格的确立,社会发展的水准与未来趋势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承认学生具有创新本能但又存在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文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