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8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431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99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772篇
理论方法论   1446篇
综合类   10461篇
社会学   494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369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303篇
  2009年   1411篇
  2008年   1656篇
  2007年   1331篇
  2006年   1287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1167篇
  2003年   1030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72.
尼采在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中具有重要位置,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思想家理论批判的走向,他对人的生存艺术化理想状态的论述为当代法国哲学家福柯所继承.本文通过对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生存境遇的分析,阐述他的人学思想提出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内在关联及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3.
人生如梦思想的审美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天府新论》2008,(6):42-46
人生如梦是道教的理论命题.道的追求是以有形质之身躯合虚无之道,以有限之生命去追求无限的道,由此形成了道教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在主张生道合一、长生久视的同时,又认为人生如梦,视现实感性的生活为虚幻.人生如梦这一道教理论命题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是一种绝对主观的视角,是主体对外界的一种感受方式.而主要不是现实肉体生命的生死等同,、内丹逐渐兴起并取代外丹,就是要用一种主观感受来填补肉体永恒在现实上的不可能的漏洞.其影响超越了道教范围,为广大的文人士子所接受,成为理解人生对待现实的一种态度,并沉潜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深层,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中都有大量对这一命题的形象化、情感化演绎.  相似文献   
74.
《安提戈涅》堪称戏剧哲学,它通过新国王克瑞翁颁布禁葬令、把葬礼置于政治的监管之下所引起的广泛冲突考察了政治这个属人的事物,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古代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5.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一个日趋复杂和多元的理论生态环境下进行的。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存在两种最为流行和受众最广的话语系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政治学话语;一是西方经济学占强势地位的经济学话语。二者的相互竞争和在价值观上的对立带来的一个理论后果就是经济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偏离。走出这种二元世界的樊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使命。为此,必须破除西方经济学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迷障及其营造的理论幻象,加强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培根的《新工具》一书的研究 ,本文认为 ,培根所提出的认识论应该是科学主义认识论。因为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复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哲学认识论研究。因此 ,培根的认识论主要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培根所提出的这种认识论将当时哲学的思维方向转到了认识问题的研究上来 ,开创出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
"中国有无哲学"从根本上说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假问题,但因为关于此问题的讨论所引起的对中国哲学自身特性、品质及走向等问题的关切却是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中国哲学如何走向未来?是思想理论上的完善,还是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抑或在中、西、马的对话中成就"金身"?这里编发的几篇文章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问题所发表的独到看法,希望它能成为引玉之砖,引得更多同行参与讨论,共同为化解中国哲学的困境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78.
赛缪尔·普芬道夫是17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自然法学思想家.普芬道夫对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法的捍卫上,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其著作中处处充满着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契约论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在自然法学说方面,普芬道夫的思想联结着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与其他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不同,他特别重视对义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3,(1):148-152
“语言学转向”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这一转向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大致地勾画 ,并进而就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0.
语言与哲学是提高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两个重要支撑点.语言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基础,哲学修养是引导大学生提高人文科学素质的智慧.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蕴含在大学生语言修养和哲学修养的养成与提高中.高校应给大学生创造提高人文素质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