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1043篇
劳动科学   54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157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1203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44篇
综合类   2251篇
社会学   357篇
统计学   30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持有型犯罪立法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持有型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刑法学界局限于研究如何界定“持有”的行为属性,以及持有型犯罪的定义、范围等形式层面,而不重视从立法意图、规范角度等实质层面评价持有型犯罪。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检讨了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基准是否妥当、罪刑配置是否均衡、规范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立法价值取向等问题,指出持有型犯罪目前存在的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问题,并认为持有型犯罪立法不应扩张。  相似文献   
42.
一、物价基本形势 2005年在供求总体基本平衡的市场格局下,西宁市市场物价总水平在平稳状态下运行。据西宁市城调队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9,比去年下降 0.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3,比上年上升0.3%;消费品价格指数为99.7,比上年下降 0.3%。在跟踪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及居住类四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指数分别为101.0、103.8、  相似文献   
43.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科技要素配置最重要的环节.科技活动人力资源投入的多少.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同时反映了企业的科研水平。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0012人,比上年增长32.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85人.比上年增长30.3%;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3824人,比上年增长6.9%。  相似文献   
44.
马庆栋 《职业时空》2005,(10):48-49
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论述的核心连续两年都是三农问题。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和必由之路。从我国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职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的时候,面对入世后实力悬殊的国际竞争格局和竞争激烈的国内买方市场,提高职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已是乡镇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5.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的重要过渡时期。本文就过渡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围绕过渡时期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斗争以及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蓝图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6.
农民工进城就业歧视政策的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某些城市的政府人为设置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制度障碍,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歧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规范和实证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限制民工进城就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对降低城市下岗失业率无实质性帮助的同时,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在经济上是低效率的。  相似文献   
47.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是很多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及行为的学者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整个20世纪,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占有根重要的地位,人们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本文对20世纪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要回顾和评析,并提出转型时期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问题,以及它迫切需要研究者建构新的。本土的概念架构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8.
49.
上海市2001年青年人才市场配置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说明为此项研究 ,我们在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普陀区和长宁区以非随机的形式抽取各种职业的青年人才有效样本340份(抽样方式略) :其中男性占64.7 % ,女性占35.3 % ;大专生占26.5 % ,本科生占47 % ,硕士生占26.5 %(其中MBA生占硕士生中的66.7 %) ;毕业于上海高校的占70.6 % ,毕业于外地高校的占29.4 % ;党政机关人员的占8.8 % :三资企业人员占26.5 % ;私营企业人员占20.6 % :股份制企业人员占8.8 % ;国企人员占26.5 %(其中证券、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占国企人员的44.4 %…  相似文献   
50.
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变革导致了儒家知识分子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带来了他们思想学说的嬗变。在这个连锁反应过程中,趋向功利、皇权、等级、秩序则是基本方向。经汉儒改造后的新儒学,大大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选择与统治者合作的儒家学派最终为统治者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