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金庸的作品中,舍与得是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他在刻画人生境界时,经常突出这一哲理的重要性,而落实到具体情境之中,故事的展开又有无心之舍和有心之舍的不同,前者体现在故事发展的自然流程中,后者则带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然而,舍与得也有其复杂的多元性,因而金庸在小说中界定为人性之正、人性之常.金庸以小说来表现佛理,作者不是刻意谈理,因而也就体现出形象与理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2.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3.
104.
倪匡十分崇拜金庸,对金庸在武侠小说上的成就有近平肉麻的高度评价:“古今中外,空前绝后。” 他列了一个金庸小说人物榜,《鹿鼎记》中的双儿是他心目中不多的上上人物,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相似文献   
105.
蒋连根 《老年世界》2013,(16):16-17
2012年2月5日,92岁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在北京逝世。蒋英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女儿,是我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她还是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的表姐。  相似文献   
106.
魏雯 《今日辽宁》2013,(2):56-58
张爱玲说,一座城的倾倒,成全了两个人私心。而有时候,一座城的出名,也可以因为一个人,兴城如是。孩童时期知道袁崇焕,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所谓民族英雄,便应如此。而偶然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这个名字,却是因了一次海滨之旅。游海的间隙,听说小城中有座古城,晨起前往一探,却发现内中大有玄机。兴城古名宁远,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当年的宁远城城高3丈,次年,增建外城周围9里又124步,且与内城齐高。外  相似文献   
107.
金庸认为,武侠小说源远流长,又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因此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的小说形式,与古代章回小说类似,有分回标目、引入诗词、古典白话、说书口吻等特点。他反对将武侠小说写得洋化、现代化,主张回归传统。与传统的形式相应,武侠小说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尤其是传统的侠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8.
金庸200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月云>,是一篇自传色彩很浓的作品.男主人公童年宜官真诚对待弱小者丫环月云,并对她产生"主人--婢女"模式的朦胧情愫.整个作品流露出忆念江南的"江南情结",都可以看成是金庸后来创作的武侠小说中倡导平等博爱思想、描写"一男多女"式情感关系、对江南和其他地域的描写笔法各异的源头.作者通过追忆童年经历,实际上为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和人生道路做出了某种自我诠释,这篇小说是透视金庸其人及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09.
《中外书摘》2014,(5):20-22
查济民与金庸同属一个祖宗,出生在浙江海宁的龙山脚下。虽然查济民比金庸年长10岁,论辈分,查济民是金庸的祖父辈。不过,两人见面时常以“查老”“小查”互称,亲情之中更多的是异地相逢的乡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110.
田晓菲 《中国学术》2001,3(1):203-234
据说,香港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镛)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的英文翻译者闵福德(John Minford),认为翻译《鹿鼎记》比翻译《红楼梦》困难。在比较两者的时候,他说:《红楼梦》具有全球性,前者却“植根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