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在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的文学区分视野之下,金庸作为一名畅销书作者,他所提供的快速消费型文学并不能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金庸小说代表了中国极度向往的传统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性"的作家,他的创作不是应对当代汉语文学60多年来面临危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2.
李文海 《中华魂》2012,(12):34-35
“政通人和”历来是我国理想的政治理念之一。清人论政,极重求“通”。清代的一些谈论政风吏治的作品中,往往对“通”字给予很大的关注,并且赋予了丰富的内容。例如,陈弘谋的《从政遗规》和金庸斋的《居官必览》,  相似文献   
73.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74.
卜昌伟 《社区》2008,(17):19-19
二月河在日前由新浪读书频道与河南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朝阳与落霞:华夏文明的历史命运”论坛上称,他在创作完《雍正皇帝》、《康熙大帝》、《乾隆皇帝》之后,因体力不济,再也没有信心进行下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75.
王立  王琪  秦鑫 《学术交流》2012,(1):211+209
2011年11月9日至10日,由澳门大学主办,香港国际金庸研究会和海宁市金庸研究会协办的"金庸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召开。来自德、美韩等国和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论剑澳门。金庸先生为研讨会发来贺信并专门派秘书李以  相似文献   
76.
有一次与杨虚杰拜访戈革先生,他老人家谈得兴起,便拉出抽屉,逐一展示他珍藏的玉石,一一讲解其中的来历、年代、品质……全不顾对牛弹琴。只记得最后,戈革先生用了一个典故,说:“看到这些东西,真是叫人舍不得死。”舍不得三字,妙极。  相似文献   
77.
金庸武侠小说的写作和修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地也大略有三种版本:"刊本"、"三联版"和"新修版"."三次修改"和"三版"可能是总体情况,实际上,具体于每一部作品,有的可能只有一次修改,也只有一个版本,有的作品可能不只三次修改,也不只三个版本.不论是"三版"还是"三次修改",都有很多疑问,需要学术界做进一步研究."金学"要走向成熟,要深入发展,"版本"研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世纪回首:关于金庸作品经典化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近世纪更替之际,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及其作品研究再度升温,而且渐入学术领域。将其作品经典化,便是值得注意的动向。对金庸作品的评价,扬之者九天,抑之者粪壤,都是缺乏平常、冷静心态的表现,客观而论,金庸充分利用了"英雄传奇"这一文类的特征,并且又巧妙地超越了它,从而把这一文类的表现潜力最大地发挥了出来,但金庸也有不足之处;小说细节多有疏漏;结构尚有不足:关键处情理欠推敲;没有超越传统小说观念。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金庸快餐似的写作过程中存在先天的不足。在一些评论家笔下,急于将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原因,除了心态和视角的偏颇外,还忽略了与经典化相伴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时间历程与话语权力,片面理解了经典的含义。金盾作品经典化问题实际上体现了当前文艺思潮与文化走势的重要消息,即: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全面扩张,开始向精英文化渗透,并得到了相当的认可。  相似文献   
79.
大雕意象的外域渊源与金庸小说的异国情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大雕意象:1.特定人物以射雕突出英雄豪情。2.危难时舍身救人,为人解难。3.充当武侠习武炼技陪伴"亦师亦友"角色。4.以其雌雄生死相殉,烘映人世夫妻至情。主要作为一种博物奇闻,成为街谈巷议新闻性话题。旧派武侠小说家已注意到侠客有大鸟相助,更带如虎添翼的传奇色彩。金庸小说大雕意象发挥了渲染人伦情感,营构民族、文化交流情节安排的重要文本结构功能。其把大雕充分人情人性化,使其原本具有的人禽双重特征更加丰富、突出和细致。作品人物性情,也在人雕相处相激的复杂多向关系和情境中,得以感发、净化和升华,从而突破了先前大鸟传闻载录、一般性烘托侠客的狭小格局,给人不可多得的人性启迪。  相似文献   
80.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母题与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复仇母题与爱情的关系,可分出四种类型:1.爱情遭拒,变态复仇;2.利用爱情复仇;3.爱情消解复仇;4.为了爱情而复仇。爱情遭到拒绝后的变态复仇,可见环境对性格影响;利用爱情达到复仇目的,和以爱情消解复仇者心中仇恨,为爱情而复仇,均体现了爱情与人性关系。复仇与爱情相互作用下流动着个体生命体验,即金庸一再强调的"写人"、"写人性"的武侠文学审美理想。在对复仇与爱情关系的重新整合中,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模式的突破在于,以"反武侠"精神对武侠小说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找寻其中蕴涵的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