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245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243篇
理论方法论   347篇
综合类   4003篇
社会学   36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王安忆的小说擅长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突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从女性经验出发,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着女性话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成功地实现了反男性叙述。  相似文献   
52.
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对福科、利科、拜肖的话语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对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以指导和启发.话语是多种生活形式诸如语言游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统一.话语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活形式的理论.新闻话语也是生活形式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3.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不仅要传递基本信息,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手段和语言成分来传达语用信息,构建语篇语境。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明示话语意图的手段,是听话人推导话语意义的标识。课堂语境具有很强的可构建性,教师话语标记语对课堂语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理性是哈贝马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哈贝马斯一方面对传统理性展开了深刻批判,另一方面又力图以交往行动为基础进行理性重建,涉及到交往行动的涵义、背景因素、在社会行动系统中的地位、语言的地位及其职能,以及“交往行动”的合理性与合理化等问题。哈贝马斯还进一步把对理性的考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阐述了交往实践活动中的话语伦理问题。哈贝马斯的上述思想,既具有进步意义,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5.
论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反讽是一种基本的反讽性话语表达方式,旨在通过对立两项的悖逆冲突,更深刻地披显作品的真实意旨.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戏谑反讽,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忤制造反讽意义;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话语反讽,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视点反讽,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  相似文献   
56.
网络社会的人们用一种新的符号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用新的行为方式来创造虚拟世界和美的情感 ,新的社会话语产生。要做好网络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网络时代话语和网络时代政治思想的特点 ,并通过建立网络时代的政治思想传播话语 ,来达到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传播绩效  相似文献   
57.
在张爱玲小说文本里 ,我们找不到可以直立的男人 ,也找不到具有正常主体意识的女人 ,是不是当“他们”去势后 ,“她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呢 ?其实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剖析,揭示了这一理论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阐明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9.
当代中国文艺变革的实践 ,越来越清晰地证明 ,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 ,极大地冲击着既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规范 ,改变其存在方式 ,促使其不断地走向大众 ,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变化着的文学、艺术则以独具的审美方式 ,积极地作用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深化其艺术意蕴 ,提升其审美境界从而形成多元共生、悖立与互动的新文艺格局。可见 ,只有立足文艺变革实践 ,洞悉文艺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透过文学生存困窘的种种现象 ,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60.
旅游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 ,产生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奴隶社会时期有闲阶层的产生 ,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既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又有较多的闲暇时间 ,还具备了一定出游动机的旅游者群体 ,旅游活动就此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