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626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1369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1.
高铭暄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在刑事立法、刑法学研究方法以及刑法专门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刑法思想体系,为新中国刑事法治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中国刑法学科的建构、繁荣与拓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法治的精义在于保护人权,刑法的目的和终极归宿也在于保护人权,人权刑法是法治背景下的刑法之应然形象.人权刑法的实现,有赖于对刑法的存在根据和目的的重新认识,有赖于对罪刑法定主义忠诚维护以及刑法解释上的遵循刑法客观主义的理路.  相似文献   
13.
贾怀勤 《统计研究》2006,23(2):40-44
一、传统贸易统计平衡对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的背离(一)现行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基石和特征现行国际贸易统计制度定型于二战后初期。以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N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制订的《国际收支手册》①和《国际贸易统计的概念与定义》为其基石。前两者都采用“在地”(residence)原则,将参与交易的个人和机构区分为一个经济体的居民(residents)和非居民(non residents),只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才记入国际收支而后者规定贸易的跨境标准,其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把跨境贸易(cross bordertrade)等同于国际贸易。对于…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随着蜀汉政权的政治重心向西南地区靠近,国家刑法更有了实践的条件与基础。两晋南北朝时期,虽政权屡经更替,国家刑法仍然通过地方行政官员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姓而得以直接或者变通地实施。而当地的刑事习惯法,有的则已开始受其原始宗教或外来宗教的影响,形成这一阶段西南少数民族刑事法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见死不救罪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贾谊有“见死不救罪”吗?在法律的世界里真的是有“见死不救罪”。如我国《刑法》第429条就规定了“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对指挥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实践中也判过这样的案例,如在1999年河南省某法院就将一名见死不救的派出所副所长判了刑。  相似文献   
16.
刑法解释远非一种单纯探寻刑法文本含义的学究式思维游戏,而且刑法解释的依据不应当是刑法文本.刑法解释本身是一种利益衡量的活动.在这个利益衡量游戏中,无论是刑法有权解释还是刑法适用解释,刑事政策通过各种组织化的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 ,阐述了刑侦工作的办案程序、工作模式及卷宗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刑法的正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风 《社科纵横》2002,17(4):39-40
刑法学界关于刑法正当性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即报应正当论、预防正当论和报应与预防一体正当论。这三种观点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弱点。国家刑罚权的发动包括刑法规范的创制和刑法规范的适用 ,目的在于维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尊重和保障人类发展 ,这才是刑法的终极正当性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刑法理论是在对刑法发展史上主、客观主义刑法理论扬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系统分析论证了刑法史上第一个理论形态--客观主义刑法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无疑对进一步全面正确地把握现代刑法理论的根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在于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保障公民自由和人权,也就是国家司法机关行使刑罚权与公民自由之间给定了一个明确的界限。刑事法律的适用客观上存在一个解释问题,即解释的合法性问题。在合法性问题上,又存在经验主义与规范主义之争,马克斯.韦伯和哈贝马斯就是经验主义与规范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分别论述了刑法适用解释的合法性诉求,并指出刑法适用解释的实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