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就发现攀枝花铁矿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与刘庆华先生商椎。无论是常隆庆先生的遗墨或是《宁属七县地质矿产》,都无法支持刘庆华先生的“1936年说”。1936年常隆庆先生没有到攀枝花,没有发现攀枝花铁矿,更没有发现攀枝花钒铁磁铁矿。1940年8月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这次调查,刘之祥是领队,是发现攀枝花矿产资源的代表,常隆庆只是临时加入的同行者,是没有分配具体任务的共同发现人。文章用充分的文献资料证明,刘庆华先生把常隆庆先生确立为这次调查中发现攀矿的“领导”,“代表”是没有根据的。发现攀枝花钒钛铁矿是中国地质矿产勘探史上的一件壮举,面对十多年来的是是非非,是历史屈从现实,还是现实回归历史?科学的要义是什么?再一次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5月12日,在上海松江区博物馆举行的"《松江邦彦画像》(以下简称《邦彦画像》)回乡展"暨《邦彦画传》首发式,引起上海文化界不小的轰动。100余位明代松江府的先贤画像,有序地排列在两大展厅,引导着观众穿越时空,领略明代松江府人才辈出的盛况,触摸上海之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3.
隆庆五年(1571),明朝和蒙古右翼之间达成了“隆庆和议”,从而结束了明蒙之间二百多年的对争状态,开启了双方和平互市的局面,“隆庆和议”遂成为明蒙关系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隆庆和议”的过程中,张居正悉心指授王崇古和方逢时等以“把汉那吉事件”为契机,通过书牍来往和奏疏沟通朝廷与边镇的关系,密切注视和分析蒙古右翼各部的动向,周密策划与部署,最终实现了“俺答封贡”。在“隆庆和议”的过程中,张居正是主要策划人,是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24.
冯之余 《社科纵横》2008,23(2):139-141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厉行二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终于被打破.这次开海史称"隆庆开放".隆庆开放是明政府接受嘉靖年问"倭患"教训的直接结果.它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促进了民间私人贸易的繁盛,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它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对外贸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高拱“尽反阶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明 《殷都学刊》2008,29(1):50-53
徐阶于嘉隆之交颁行《嘉靖遗诏》和《隆庆登极诏》,着手革除嘉靖后期世宗怠政和严嵩专权遗留下的诸多弊病,即隆庆新政。高拱复出后,力反徐阶所为,力行改革,重新评价世宗,停止不加澄辨的平反、改判方士王金等,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和政治氛围,为进一步改革找到了支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26.
高拱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拱的民生思想可归纳为:"义为利和",为国计民生奠基价值基础;"生财理财",为生民兴利提供经济保障;"恤商惠商",为解除商困制定优惠政策;厉行改革,为改善民生营造制度环境.研究高拱的民生思想对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