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69篇
  免费   1234篇
  国内免费   219篇
管理学   9062篇
劳动科学   3440篇
民族学   819篇
人才学   2002篇
人口学   2161篇
丛书文集   9524篇
理论方法论   2479篇
综合类   22881篇
社会学   5466篇
统计学   3988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902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884篇
  2020年   1015篇
  2019年   938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1118篇
  2016年   1585篇
  2015年   1971篇
  2014年   4171篇
  2013年   3805篇
  2012年   4151篇
  2011年   5019篇
  2010年   5024篇
  2009年   5409篇
  2008年   5005篇
  2007年   3482篇
  2006年   3008篇
  2005年   2761篇
  2004年   2207篇
  2003年   2223篇
  2002年   1637篇
  2001年   1402篇
  2000年   1153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虽然较多,但尚未有从社区传播角度对服务体系创新进行整体性思考的探索。本文研究分析了社区传播视角对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必要性。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既是生活的对象,也是一种影响其成员生活方式的力量;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是政府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平台。只有以社区传播为媒介,将农村社区及其参与者作为一个整体,透视渗透在社区中的微观权力和日常生活旨趣,才能真正找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社区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2.
43.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多元主体参与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空巢老人的供给存在家庭功能弱化,有效供给不足;供求信息不对称,供需错位;多元主体参与程度低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服务主体意识,提高服务的精准化程度,构建多元主体服务网来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44.
45.
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各地既有共性优势,也有特色优势.相对"问题视角"而言,"优势视角"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运用优势治理的分析视角,通过对Z县L镇的实地调研发现:L镇以党建为抓手,结合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建立劳务服务中心;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劳务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表明,在当前精准脱贫决胜攻坚阶段,各地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资源优势,将其与组织优势、政策优势相结合,打造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本土化品牌.  相似文献   
46.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最后指出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希望对促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7.
48.
从理论渊源来看,共同富裕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一个理想目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提升不同群体的致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致富能力是在市场机制和收入分配的双重逻辑下实现的。市场机制是致富能力形成的平台基础,不同群体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经济活动,贡献不同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相应报酬;收入分配中不同要素报酬的相对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致富能力的差异。致富能力的提升需要让每个人平等地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共享的机会,也需要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来激发不同群体提升致富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9.
高等院校中的历史学专业受到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路径相对偏窄,而属于基础教育类别的历史教师逐渐成为"师范类"历史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而对广大"非师范类"院校历史专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公共史学课程的设置成为突破高等院校历史学科建设瓶颈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逻辑关系,而且有利于拓宽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公共史学课程的建设要求高等院校重塑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以市场和公众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实践课程发展的政策要求,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多样化优势,注重历史学与经济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加强以服务公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0.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国家、社会、家庭的稳定和发展,是国家人力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将部分资源投入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迅速并准确地找到切入点。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单位,要努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起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