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81.
陈立柱 《学术界》2012,(11):108-117,284
《史记·六国年表》载楚考烈王十年"徙于钜阳",元明以降学者信疑参半,近年研究者提出此前三十多年楚国外部环境相对安稳,没有必要迁都,因而否认之。此论不可取。据《韩非子》记载,楚国迁徙钜阳前魏国于陈城周边三败楚军,对楚都形成三面包抄态势,说明楚王不迁都无以自安,此与《六国年表》记载可以相互印证。还有,《战国策》记楚令尹春申君言"魏、齐新怨楚",以及春申君让出寿春封邑以建设新楚都等,可以进一步说明楚与魏、齐之矛盾,及匆忙迁徙后之考虑。《韩非子》、《战国策》为先秦旧籍,有关记载也可以和其它文献资料相对证,足以信人。再说《六国年表》所述有早期官方谱牒历记以为参照,较之纪传可信度要高,文字简短,传抄误写的可能性亦小,不可随意否定。钜阳的位置大略当今阜阳市以北颍、淝二水间,正当郢陈南下江淮的冲要地带。  相似文献   
82.
在人们习惯的接受心理中,《水浒传》中的诗词韵语已经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孙步忠先生《<水浒传>中诗词韵文的艺术功效》一文的发掘与缺陷,拟在此作一思考与补充。《水浒传》中的诗词韵语具有人物刻画功能、辅助叙事功能、写景状物功能、场面渲染功能、心理刻画功能、说教劝惩功能与娱乐谐趣功能。  相似文献   
83.
霜枫 《女性天地》2007,(11):52-53
“春困秋乏”,是祖先们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一条俗语。为什么在秋高气爽、凉风飒飒的舒适季节,人们还会感觉疲乏、睡不醒呢?这是病症还是正常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84.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按(CTAB)作标准物。溴酚兰(BPB)作分相指示剂,三氯甲烷作分相溶剂,以721分光光度计测定(CTAB)的光密度,得到正氯离于含黄同光密度之问的关系曲线。以此曲线作为标准曲线,在同等条件下侧定含正氯离子侧基阳离子聚合物的光密度,对照标准曲线求含正氯离子侧基阳离子聚合物的阳离子度。  相似文献   
85.
韵语阳秋》文艺美学“意”本体定位有两个立足点:一,文艺作品内蕴之“意”相对于诸形式因素的本体性;二,审美主体(“意”)相对于审美客体(“境”)的本体性。它重视“意”之“情”层面并进而认为,“意”之终极指向是超越“情”而达于“道”。它关于“意”与“境”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在我国“意境”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了深入研究唐代永贞年间的政治,通过研究唐代王叔文等人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中革新派主要人物与啖助、陆淳等春秋学派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唐代这一时期的政治关系.认为永贞革新集团与春秋学派关系密切,革新集团推行善政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啖助、赵匡、陆淳在发展新春秋学时提出的大中理论.  相似文献   
87.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诗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叔同的诗文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由“血花”转为“蕙草”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文文本中 ,某些关键词汇 ,具有特殊的意象 ,从另一文化视角进行分析阐释 ,从而展示其所具有的某些文化积淀的经典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8.
王维早期行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王维开元年间的行事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 :(一 )王维与祖讠永曾在开元五年、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过从四次 ;(二 )王维被贬济州后 ,曾任职曲阜一带 ,于开元十三年春正月获赦还长安 ;(三)开元十四年夏 ,铨选后的王维被调任“淇上”,其于赴任途中曾还家一次 ,被后人定为伪作的《休假还旧业便使》一诗 ,即为王维写于是时。  相似文献   
89.
由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胎产书》,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5种古代医书之一。该书首篇虽仅400余字,但对理解该书全文和研究古代社会学、哲学、语言文字学都有参考价值。文章针对《胎产书》首篇在标点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该书在内容、结构和用韵等方面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0.
词语释义既要考证其来源,又要看其发展。"秋"在《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只能解释为"秋季(三个月)",但是语言是变化发展的,在现代汉语中,成语"一日三秋"的"秋"解释为"年"也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该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转喻:由"谷物成熟"转喻为"谷物成熟的时间、季节",即"秋季";再由"秋季(三个月)"转喻为"年"。前者属于"事件时间参照点"转喻,后者属于"部分时间与整体时间"转喻。最后,文章提出成语理解应该遵守古今演变原则和内涵意义为中心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