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4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131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3篇
丛书文集   3262篇
理论方法论   497篇
综合类   3168篇
社会学   17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存在于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中,是具体的、历史的。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与价值,但二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理论实质却存在本质不同。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观,认清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同时 ,提出了无产阶级功利主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结合中国实际 ,对无产阶级功利主义作了新的阐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5.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6.
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到底有何用?是永远缠绕着哲学本身又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在“终结哲学”的呼声甚嚣尘上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思索,无疑是必要的。本文通过阐述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和功能,揭示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在社会功能上的意义,试图证明:追求人的解放是哲学的真实使命。  相似文献   
67.
产权问题是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和基本条件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本文在系统阐述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理论对深化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地定义“阶级”一词,为后来的多种阐释提供了可能。后来的思想家主要从六个方面来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概念,这些从不同角度的阐释有助于对当代阶级问题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69.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的认识 ,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劳动价值论的地位决定的 ,是迎接理论挑战和实践挑战的需要。通过深化对生产劳动、科技劳动和经济管理劳动的认识 ,有利于丰富劳动概念的内涵 ,拓展生产劳动的范围 ,明确科技和经营管理劳动不仅是生产性劳动 ,而且在价值和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价值理论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界集中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对市场经济研究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人们对价值创造的源泉有不同的看法,由此产生争论和分歧,它自然会引起更多的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配置更多的资源,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一股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热",关于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文献(包括著作论文)更是汗牛充栋.随着研究者的大量增加,研究资料更加丰富,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研究视角也更加新颖,在这方面,李仁君博士的<价值理论:一个对劳动价值论的寻求合乎逻辑的解释>(以下简称<价值理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是一部比较具有特色的力作,这表现在:该书内容丰富,论证缜密,模型推导严谨,具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创新.与众多的价值理论研究的著作相比,这本著作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分析视角的新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