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何中华的"人的存在的现象学"解读无疑代表了这种最新进展.人的存在被马克思作为现象学进行运思,我们只有学习马克思的这种运思方式才能真正抓住马克思哲学的精髓.但是这种解读却无法解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思想上的一致性.在何中华看来,恩格斯无疑代表着物质本体论,但如果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学术上背道而驰,他们绝不会有长迭40年之久的亲密无间的合作,这也正是实践本体论与马恩关系的悖论所在.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在马恩经典作家看来,意识形态不是与现实的历史进程完全无关的纯粹的理论形态,而是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但马恩经典作家认为在有阶级存在的文明时代,社会的运行和统治往往要借助于意识形态的力量,以此取得社会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马恩经典作家不是在中性的或肯定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而是在否定和消极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他们对意识形态持彻底批判的态度。当今,我们究竟应该在何  相似文献   
13.
林鑫 《中华魂》2008,(12):74-74
马恩理论永流芳热雨冷风无所畏科学宣言似曙光。与时俱进谱华章。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林鑫~~  相似文献   
14.
吴越  陈蔚红 《江汉论坛》2007,4(9):115-120
针对"人本法律观",本文指出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人论法,只有"社会关系"才是法律的直接本源.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法本源问题和相关改革的看法:法本源研究应以恩格斯"两种生产"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人的"社会关系"这一客观基础;法本源研究应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为指针,深入认识社会关系对人的定向作用;法本源探讨应沿着马恩关于法的产生及法的功能的论断推进,才能得出与之相协调的应有结论;政治法律改革应遵循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想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找到创新理念的真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郝贵生 《中华魂》2016,(4):28-33
针对党内某些领导者和部分党员,以及一些媒体不再讲或很少讲"共产主义"概念及其话题现象,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共产主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方向,广大共产党员必须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由此受到全党大多数同志的拥护和欢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党建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的基本观点。即: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党建理论形成,从内因看,是无产阶级自身发展壮大的结果;从外因看,是资本主义时代及其政党政治的产物。正是这个内外之因,促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党建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是其文艺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熟和发展主要体现在致拉萨尔的回信中。马恩将悲剧置于历史的时空维度之中,其悲剧观带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用马恩的悲剧观解读中国古典悲剧,展现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的多角度折射与多层次理解。马恩的悲剧观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的一种前景性理念。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理论渊源及其历史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恩经典作家对社会保障理论有过诸多精辟论述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成熟且自成体系 ,中国古代曾有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 ,但现代社会保障理论却明显滞后。研究和探讨古今中外的社会保障思想和理论 ,对于我们深入进行中国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加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存在论前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锁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中介、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对人的报复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当今人类探索走出发展困境的具体路径的思维平台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按照唯物史观原理,财产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财产实际占有的事实,而不是首先取决于其法律所有权.据此,马恩从股份制的"两权分离"出发,认定股份制财产实际已经不是私人财产,而是"社会财产",他们还因此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股份制.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马恩有时仍只从股份制财产的法律私有权出发思考问题,所以,有时用分析私人企业的<资本论>剩余价值论模式分析股份制企业,对股份制财产巨变的意义估计不足,甚至这样那样地把股份制仍然等同于私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