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71.
72.
策划人小语应了时代的痛,《蜗居》的问世十分高调,房奴、婚姻、贪官、二奶、背叛,每个元素都掷地有声,直抵心尖最脆弱的疼,让人们把剧中起承转合的故事,与身边的现实迅速对接。  相似文献   
73.
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构成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表现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利贷贯穿鸦片种植、征收、交换和吸食等的全过程,双方存在着密切的历史联系:鸦片生产为高利贷剥削提供了机遇,高利贷成为农民因鸦片问题而遭受重重剥削的重要环节;鸦片因高利贷的助长而更加泛滥,高利贷借助于鸦片而尤为猖獗.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并与一些社会现象发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带来了甘宁青农村灾荒频仍、军阀暴政、农村破产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成为民国时期甘宁青社会落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庞德在《诗章》中大胆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现代社会经济与道德的腐败与堕落的最根本原因是贪婪。高利贷的动因是贪婪,而高利贷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贪婪破坏自然生态,贬损了劳动的意义;贪婪是战争的罪魁祸首,而战争以戕害生灵、践踏艺术为代价,为不义者聚敛财富。庞德对西方的理论与宗教抱失望的态度。他非常欣赏儒家思想的财富观,认为只有儒家思想才是济世之道。  相似文献   
75.
《江西社会科学》2017,(7):157-166
高利贷行为应否入罪、如何入罪,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在准确界定高利贷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普通高利贷和暴利贷两种不同类型,从形式层面进行民事、行政和刑事的违法性判断,从实质层面进行公平、自由与效率的价值评价和选择,以寻求高利贷行为入罪的正当根据。普通高利贷具有民事违法性,刑法不宜介入,但可追究催讨强索高利贷等衍生行为的刑事责任;暴利贷属于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行为,具有行政违法性,但并不符合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前置法条件,因而不构成非法经营罪,但可通过对催讨强索等高利贷衍生行为的刑法认定,追究高利贷者直接实行或参与实施相关犯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6.
77.
广东茂名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因贪污受贿落马。据当地知情人介绍,杨光亮把违法所得当作"资本",广泛进行买房炒房、放高利贷等投资增值,在茂名、广州、珠海等地购置了数十套房产,其中不  相似文献   
78.
张书廷 《江汉论坛》2007,8(2):73-75
南京国民党政府"资金归农"的一阵喧嚣远未给衰败的中国农村带来"复兴"的希望.不但信用合作社在当时农村金融中的地位微不足道,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而且在银行资本和农村土劣操纵下的合作放款也没有完全脱出高利贷的窠臼,不健全的合作社放款反而有助长高利贷更趋活跃之势.但总体来讲,这一时期由国民党政府及中外团体、人士共同促成的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高潮,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不能从根本上解放农民,振兴农村经济,但还是部分地、暂时地起到了缓冲社会矛盾的作用.在死水般的中国农村,漾起了几圈由千百年的个体生产走向近代化的互助合作的改革微澜,并且为日后中国的合作运动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深思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79.
孙诗锦  龙秀清 《学术研究》2007,14(6):103-107
长期以来,学界的一个主流观点是:在西欧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教具有促进作用,天主教则是一种保守力量。言其保守,一个重要理由是认为天主教的高利贷禁令阻碍了商人发家致富。其实,这种观点没有注意到教会本身对高利贷态度的变化。在千余年的中古时代,教会精英与神学家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也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看法,使其不断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相似文献   
80.
陈峥 《理论界》2013,(7):114-117
近代以来,天主教会在广西民族地区的放贷活动十分普遍,对解决民众的经济困难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其利率较高、借贷条件苛刻、催债方式残暴等原因,往往引发民教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