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6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536篇
社会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中国封建法政体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重大发展。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扩大为大理寺,尚书官逐渐向隋唐时期的刑部演变,御史台作为中央监察机关,其司法监督功用不断强化,审判职能亦明显加强。皇帝掌握着最高的司法审判权,对司法审判活动的干涉和控制较前更加频繁和强化。中央机关基本上各有专司,但又都参与司法实践,这标志着法政体制逐渐走上司法行政与审判分离而又彼此牵制的道路,为隋唐法政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受其开放的婚姻观念影响,北朝婚姻风气空前开放,主要表现在妇女的好妒风气,妇女的社交自由与主持门户,妇女的婚姻自主权以及妇女的再嫁自由等方面,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洪流中鲜卑文化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与传统白话小说大异其趣而登上现代文坛的新型小说,自鲁迅始;而彻底摆脱了传统小说的旧套及其内涵,凝聚着历史的深度和映照着时代精神,并形成我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艺术高峰的代表作,却不能不说是甚少为人注视的《在酒楼上》。 《在酒楼上》写于1924年2月,正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低潮时期。鲁迅后来回忆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  相似文献   
104.
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第2511页)收有诗句"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作者归于陈后主(陈叔宝),其所据为《南史·张丽华传》(案:当为《南史·张贵妃传》)。查《南史·张贵妃传》:"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略云:‘璧月夜夜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农村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手机迅速的普及,手机使用逐渐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打破传统人群基于人缘、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群共同成员感和归属感,进而导致农村地区人群也在走向分化。以晋南村庄的手机使用情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托,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体制依存和自我依存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把握,结果表明,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手机使用过程使得村庄人群存在明显的分化。结合以上分析,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探讨这种现象对社会带来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众生平等的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佛教在世界广为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北朝时期既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阶段,也是北方各个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两者在此时发生了交集。由于北方各民族基本上都接受和或多或少的信仰佛教,所以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也就有可能成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理解和借鉴的桥梁,在共同的宗教团体和宗教生活下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国家意识,促进了当时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07.
魏晋南北朝是天师道的发展改革时期,也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天师道文献用语语义系统的对比,可以看出,从魏晋到南北朝,有些意义系统一直保持高新生率,如文书典籍、典制、修养信仰、过恶惩贷、器物工具等.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增长点,值得注意.魏晋时期,天师道草创不久,理论粗糙,科仪简单,组织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张...  相似文献   
108.
先秦时期博学之士多任巫史之职,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博物杂记类小说自诞生便与巫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魏晋南北朝既是小说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史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博物杂记类小说与史学既有交集又有分化:一方面,博物杂记类小说的作者多具史官才华,博物杂记类小说在命名、编排体例、内容构成等方面深受史官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史传以记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进程为宗旨,博物杂记类小说则在选材上追求奇趣,重视从思想感情及心理情绪等方面描绘王朝的更替,呈现出不同于史传的审美风格与情感特征。魏晋南北朝博物杂记类小说的历史书写在很大程度上为唐传奇的艺术成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9.
现代作家、文学编辑家魏金枝是一位世纪老人,他的一生是追求光明和与时俱进的一生,为党的文艺事业倾尽心力,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一生的编辑文化追求,以独特的话语方式,折射出了编辑主体精神的意义。魏金枝的编辑生涯,显示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以坚持真理和严守原则的人生姿态,彰显了他高贵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魏金枝的编辑人生,是现当代文学中典型的个案,他的多样角色贯穿在社会文化整体脉络中,凸现了时代的个体文化人格和文化精神实质。魏金枝以对党的事业坚贞不愉精神,书写了非凡的编辑人生诗篇。  相似文献   
110.
表扬的力量     
前不久,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专访,记者就“表扬的力量”这一话题请他谈谈感想。 魏书生首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所学校,有一个名叫刘翮的学生,读初一时被班主任老师定为“问题学生”,手脚不干净,爱小偷小摸,时不时偷同学一块橡皮一支笔一本字典什么的,有时发现同桌课桌里有几元零钱也会寻机偷去。以至于后来班上学生只要一丢东西,就怀疑是他偷去的,最后老师学生都不喜欢他。初二时,班主任换成了梅老师,梅老师了解到了刘翮的情况后,决定想办法改变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